1月26日,2010年首輪家電下鄉競標結束,最終入圍結果將在春節前公布。此次競標為國家對家電下鄉產品大幅提高最高限價后的首輪招標,共吸引了國內外500多家家電企業參與,高于去年的365家。僅彩電廠商就有17家。
本次招標最顯著的特點是參與競標的企業和產品范圍擴大,這與年初商務部、財政部下發文件提高下鄉產品價格上限的政策有關。文件提高了多種家電產品的最高限額,其中彩電由3500元提高至7000元,且企業參與投標的每類產品型號可以由原來的30款增加到50款。
據中國財政部相關測算,家電下鄉財政補貼政策實施四年,預計累計實現銷售6億臺(件),拉動國內消費約16000億元。家電下鄉政策對于家電企業布局三、四級市場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農村地區蘊含的巨大潛在消費市場也對眾多的家電企業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在政策推動下,本次招標國產軍團紛紛擴大了競標產品規模。而包括三星、東芝、飛利浦、松下等在內的外資品牌也是首次參與到家電下鄉的競標當中,而去年參與過競標的LG、夏普、日立今年也再次參與其中。
除競標企業規模擴大外,另一顯著特征是高端產品的進入。在一、二級市場主導的LED電視、互聯網電視、55英寸液晶、數字一體機等高端產品也紛紛參與了本次競標。其中,LED電視首次參與競標格外引人注目,兩家國內知名彩電企業投標LED電視,最大尺寸42英寸,報價6999元。
各彩電企業以中高端產品投標與最高限價提高的政策不無關系。即使是在一二級城市,LED電視也屬于較為高端的產品,已上市的LED背光液晶電視也普遍比普通CCFL背光的液晶電視報價要高。
參與競標企業及產品范圍的擴大無疑為三四級市場的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從某種意義上說縮小了城鄉差距。不過,按照政策規定,售價在原限價及以下的產品,補貼額度仍按銷售價格的13%計算;售價超過原限價且在新限價內的則實行定額補貼,定額標準按照該品類產品原來最高限價的13%計算。
也就是說,報價在3500元到7000元之間的產品,在高出3500元的部分享受到的補貼額相對較小。例如,一臺報價3499元的彩電,可以領取到最高13%的補貼額,約455元。而一臺6999元的彩電,能夠領取到的補貼額最高也僅約455元。
在現今的國情下,價格在一定程度上仍主導家電產品的銷售。特別是在消費能力相對有限的三四級城市,目前的補貼額對于售價相對較高的LED電視,優惠額度稍顯不足,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放緩LED電視的下鄉普及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