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份成立的深圳市德彩光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彩光電)看起來有些“生不逢時”,本地區內相對成熟的LED產業群幾乎沒有給這家新興的LED顯示屏生產企業預留更大的生存空間。
但在公司總經理徐陳愛看來,最壞的時代也可能最好的時代,“成熟的LED產業必定會在新的升級中給德彩光電帶來發展機遇;同時,電子商務也將成為企業網絡營銷的公平競爭渠道。”徐陳愛總結道。確實,在這些因素的驅使下,德彩光電的營業額實現了連續三年的急速攀升,從2006年的1000萬上升到2008年的2個億,成為了行業中逆勢前行的典型代表。
貿易商為何建工廠
貿易商建工廠的原因有很多,有些貿易商是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有些則希望可以擺脫工廠對自己的制約,但總歸都是利益驅使。與此類似,徐陳愛建立德彩光電的原因是降低自己的貿易風險,以保證客戶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
那么,在2006年12月德彩光電正式成立之前,徐陳愛到底遇到了怎樣的貿易風險呢?
“普遍來說,深圳的LED生產商對我們貿易商沒有一點尊重。”時任香港一家貿易公司總經理的徐陳愛對此非常無奈,“常常是在我們帶著客戶驗廠時,他們便拋棄我們貿易商直接和客戶談價格。”
除了搶客戶之外,拖延交期也成了許多生產商和貿易商愉快合作的障礙,“偏偏國外客戶對交期和質量的要求特別嚴格,這導致我們之間的矛盾就更加突出。”
徐陳愛舉了個簡單的例子,當時國外客戶要一批LED顯示屏,因為對方要的產品屬于技術含量稍高的中高端產品,所以徐陳愛在深圳找了規模相對較大的公司進行生產,談合作時,工廠負責人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徐陳愛的所有要求。但是隨著交期的臨近,生產中的技術問題開始暴露,這導致整批產品的生產周期由一個半月拖延為四個月,徐陳愛所在的貿易公司不得不承擔由此而產生的空運費用。
“雖然客戶口頭上對我們貿易公司表示理解,但是可以感覺到對方已經對中國工廠有了不好的印象。”徐陳愛認為,產品讓客戶不滿意只是增加貿易商風險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生產商失信還有可能導致雙方合作關系破裂,這對貿易商來說是致命的。
徐陳愛由此而動了建立工廠的念頭,但是在一般情況下,貿易商的第一選擇是與生產商建立緊密合作關系,以此來降低貿易風險提高利潤率,所以,建立工廠并不上策,“這是因為建立工廠會帶來資金風險。”一位曾因此而放棄建立工廠的數碼產品貿易商這樣說道,他最終的選擇是尋找更多供應商。
但是,徐陳愛沒有放棄最初的想法,“國外客戶看重的是生產商對產品的理解,這恰恰是國內廠家最不看重的。”既然無法從源頭改變合作方的經營理念,就不如開辦自己的工廠,就這樣,2006年底,徐陳愛在LED產業比較集中的深圳建立了德彩光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