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7日,TCL集團近500名今年新入職的應屆大學畢業生“雛鷹”舉行了莊嚴隆重的入職典禮暨誓師大會,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以及全體“鷹”系列的人員悉數到會,包括李東生在內的管理層即“雄鷹”們集體鼓勵新入職的雛鷹,希望“雛鷹”以堅韌和恒心,保持激情與希望,早日養成主動擔當、高效執行、團隊協作和終身學習的良好品性,和飛鷹、精鷹、雄鷹們一起,在企業得到歷練和成長。
據了解,TCL集團自1996年首次進入校園招聘應屆畢業生,共有超過一萬余名優秀應屆畢業生加盟。從1999年開始每年舉行“大學生入職誓師大會”,到今年已經走過十個年頭。TCL集團通過堅持人才戰略規劃的實施,其人才結構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據統計,TCL集團具有大學學歷的員工占員工總數的比例從1996年的8%上升到了2008年的29%。這些大學生分布在銷售、研發、制造等各個崗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TCL集團的中堅力量。
TCL集團人力資源總監許芳告訴記者,TCL集團人才培養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系統。不僅有鷹系列的培養計劃,同時還有導師輔導計劃、行動學習計劃。鷹之系列工程包括四個層次即“雄鷹工程”、“精鷹工程”、“飛鷹工程”和“雛鷹工程”,是TCL集團面向高、中、初階員工推出的系統人才培養工程。“雄鷹工程”,面向高層管理者,著重培養集團和企業高管的國際化經營能力、戰略思維能力、管理產業、業務群能力和帶隊伍能力;“精鷹工程”,面向“品正、績優、高潛質”中層管理者,著重培養“精鷹”的企業經營能力、管理決策能力和領導力;“飛鷹工程”面向剛剛升任的基層經理人員,培養其管理能力、溝通技巧和團隊合作能力;雛鷹工程面向新入職大學生進行職業化培訓,著重進行企業文化和工作技能培養,提供他們融入企業和社會的能力。
這個計劃形成了不同梯次的培養系統和機制。為了薪火相傳,打通各個梯次之間的界限,使人才快速成長,還設置了雄鷹輔導精鷹、精鷹輔導雛鷹的導師輔導制。以精鷹工程為例,學員每月進行一個模塊的學習,既從外部聘請專家,也有公司高管授課,董事長李東生也是導師之一。精鷹再為雛鷹提供各種職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輔導并支持雛鷹們在TCL成長。 據統計,大約有35%左右的精鷹在結業后獲得了提拔。
據介紹,在培養精英團隊的同時,TCL集團還著力建設融合多種文化的國際化團隊,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吸引了大批海外歸來的專家、博士團隊,以及具備全球視野和國際化管理經驗的人才加盟。目前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5萬多名員工中,外籍員工比例接近10%,不同國籍的專業和管理人才活躍在全球研發、設計、制造、營銷等管理崗位上。
李東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企業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TCL經過幾年來國際化經營的磨礪和實踐,“鷹的重生”得以實現,最終靠的就是人才。堅持十年的誓師大會背后,也是TCL集團人才戰略實施的具體體現,是為保持企業經營的核心競爭力而進行的團隊建設、文化建設的具體實踐。十年磨一劍,堅持人才輸入和系統化的培養,是TCL集團“鷹的重生”的關鍵基石,也正成為TCL集團國際化經營過程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剛剛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TCL集團銷售液晶電視近300萬臺,6月份手機銷量超過100萬部,第二期“液晶模組一體化”項目預計九月份也將全面投產。目前TCL集團正迎來健康穩定的發展時期,集團主要產業升級轉型正在加速,國際化探索持續深入。所有這一切,都得益于TCL集團擁有一支高素質員工隊伍,這支特別能戰斗的隊伍是TCL經營制勝的最為關鍵的因素。
業內人士指出,受金融危機影響,大學生就業困難的今天,TCL集團這樣的舉動難能可貴。一方面表明TCL集團目前已經過“鷹的重生”進入經營發展的穩健期,人才需求進一步加大;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一個國際化企業對勞動就業等社會責任的承諾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