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周開始,各大平板電視品牌逐步推出了今年下半年的新品。新品的面市,讓老款產品的降價更有了充足的理由。如果你不是非常趕時髦的話,現在正是“抄底”選購彩電的時機。
在新增功能方面,部分新品確實值得一說。索尼最新發布了WE5系列產品,“節能”是最大的賣點。記者體驗了一下,該款新品在屏幕正下方增加了一個“狀態感應器”,外觀類似于攝像頭。這個小裝置可感測房間里是否有觀眾,如果你離開房間或者睡著了不動的話,電視會自動關閉畫面,如果長時間無人觀看則會自動進入待機狀態。索尼方面介紹說,該款產品比同尺寸的普通電視節能約40%。
國內企業方面,動作最快的要屬TCL。上周,TCL對旗下重推的互聯網電視進行了第一次功能升級,首次擁有了在線觀看功能。據記者了解,這一后臺由TCL與迅雷聯手打造,只要是迅雷上能找到的東西,用戶都可以通過電視搜索到。這樣就不用先將內容下載到電視機自帶的硬盤上觀看,直接可以在線觀看了。而且,TCL從后臺對迅雷提供的“種子”進行篩選,以保證節目的清晰度。比如像熱門的日食視頻,就可以通過電視在線找到。
部分廠家表示,由于連續的價格戰,彩電廠家的利潤已經非常微薄,大家都希望提升產品本身的功能,以便在新品推出時定價能稍微高一點。
根據ZDC的調研數據,今年上半年,32英寸和37英寸這兩個小尺寸液晶電視的關注度雙雙先降后升,40英寸和47英寸持續下降,55英寸則持續攀升。
■ 業內
成本增加 廠家慎言漲價
今年以來,上游液晶面板的價格連續上漲,對國內整機廠家的壓力日益加大。記者從多家國內彩電廠家處獲悉,近期平板電視新品價格可能上漲。但至于是否會體現在終端市場,各企業均表示慎重。
由于前段時間經濟不景氣,上游面板廠家普遍降低了產能。但中國內地市場需求強勁,面板供應又因上游零組件缺料而吃緊,導致面板眼下處于“有價無市”的局面,價格連續幾個月上漲。一位彩電廠家的負責人說,以32英寸液晶面板為例,去年上游廠家在促銷時最低降到了120美元,而現在的價格是210美元。
像三星、LG這樣的企業,既是大型的面板廠家,又是整機廠家。今年春節之后,三星和LG帶頭漲價,使得全球液晶面板的價格開始全線上漲。對于一向以價格戰為手段的國內彩電廠家來說,由于不掌握面板技術,在競爭中非常被動。
創維副總裁楊東文表示,供不應求就會導致面板的漲價,整機價格難免會有所上漲。但漲價肯定不會針對現有產品,而是對擁有更多功能的新品加點價格。
不過,據記者從終端賣場了解,彩電廠家目前還沒有一家主動將價格上調。畢竟國內的消費者習慣了價格戰,廠家也不敢貿然提價。
為了提高盈利能力,國內彩電廠家一直在努力挺進上游。目前,海信、TCL投資建設的液晶模組生產線都已經實現量產,部分滿足了自身需要。今年3月,TCL投資的首條液晶模組生產線實現量產,9月份第二批的模組也將下線。整個工業設計都是自主完成,也為未來“差異化”競爭提供了基礎,預計此項目能為公司增加3%到4%的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