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薄、更樂、更節能。
或許這還不足以全面概括出平板電視今后的發展方向和特點。不過,當前圍繞平板電視的超薄化、節能性、樂活三大趨勢的較量,已經成為今后5年甚至更長時間,全球消費電子企業較量的重心。
薄是平板電視的一大特色,也會成為這一產品今后在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優勢的獨特魅力。但薄絕不是最終的目的,只是在追求超薄化的過程中,企業圍繞產品的性能、應用功能、與消費者的適應性等方面展開關聯性、發散性的再度創新,甚至還會出現替代平板電視的新技術和新產品。這才是許多圍繞“薄”做文章的最終目的。
同樣,隨著電腦、數碼影像等產品的快速普及,電視機在家庭中擔當多媒體娛樂終端的職能也愈發凸顯。同時,電視與其它數碼電子產品的融合也成為一種必然。如此一來,既要保證電視原本的視聽效果,又要強調與其它產品的兼容互動。那么,電視的娛樂化生活哲學則又得到了全面凸顯。
在節能化的大趨勢之下,作為家庭日常消耗品,平板電視的節能性盡管被其獨特的超薄化優勢覆蓋,但在企業尋求差異化競爭突圍的大背景條件下,節能必然會成為一種市場競爭的熱點出來。特別會受到政府層面的重視,從而推出相應的配套政策和手段來參與。
當前,在LED液晶新品上,三星、LG、索尼、夏普等全球平板巨頭再度顯示出其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對未來趨勢的準確把握。特別是在LED產品的超薄化比拼上,已經從厘米邁向了毫米的較量。而直接體現的就是工業設計和技術創新的多項融合。
這同樣也吸引了來自國內彩電企業的暗自發力。預計在不久的10月,便會出現一輪新的LED新品競爭熱潮。不過,對于這一新產品的出現,除了在外觀和功能上的比較外,更重要的是市場層面的推廣普及,要讓更多的消費者買得起。降低成本與提升品質如果進行有機融合,便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創新效果。
技術、價格、產業鏈。
這或許可以抽象的概括出當前中外企業圍繞平板電視展開的比拼戰。價格曾是中國企業最具優勢的市場營銷手段,不過在平板化浪潮推出下,由于對上游屏資源上的缺失,導致國內企業在屏資源上喪失話語權。而屏資源偏偏又占據了平板電視6成的比重。
現階段看,中外企業在平板價格戰上,短期內仍是一個勝負難解的局。一旦外資企業對于液晶屏的價格體系控制出現松動,甚至大幅度的跳水,那么國內企業便能迅速獲得成本上的優勢,借機搶占市場份額。否則,只能被動參與。
突破外資企業在上游屏資源上的控制,已成為當前國內企業亟待突破的天花板。以資本手段收購上游屏企業,或通過合作方式介入液晶模組的生產,這些正在展開的嘗試,或即將出現的手段,都從另一個方面體現出國內企業的姿態與方向。
技術缺乏不應該成為國內企業永遠的痛。而在技術之外,對于整個產業鏈的控制,更應該出現新的手段。即以企業在下游積累的完善銷售通路覆蓋和對市場需求的了解以及中游掌握的規;圃炷芰Γ紤蔀楫斍芭c外資企業對抗中的有效手段。
平板市場大戰,一場只有開局沒有結尾的大戲,中外企業的競爭,最終受益者還是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