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德詩:
多家企業共同參與制定標準
近幾年我國LED顯示產業飛速發展,與國際一流水平相比,我們的整體工藝水平有一定的差距,這與我們國家整體工業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的差距是相吻合的。但就技術水平而言,我們國家的頂尖企業與世界一流水平相比差距甚微,其中在某些核心技術方面還處于國際領先地位。而應用技術及市場適應能力則是世界一流、無人可及。
“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抓管理,一流企業定標準”。這句話的原本含義是指:“一個企業在發展到不同層次自然應該去做的重點工作”。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你是三流企業,你就應該重點去做產品,產品做好了,你才能成為二流企業;成為二流企業后,你應該去踏踏實實抓好管理,產品做好了,管理抓上去了,你才能成為一流企業;等你成為了一流企業,你才能去考慮制定行標、國標。我們千萬不能認為:“一個三流企業去寫了一個標準,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一流企業”。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思維方法。
我認為在目前的狀況下,由一個企業牽頭,多家企業共同參與來制定標準是比較客觀而現實的好方法。近年來,業內的幾個標準的制定過程,印證了上述觀點。
LED顯示屏是LED產業鏈中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20年來它帶動并促進了我國LED產業的發展。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我們顯示屏制造商只關注LED的發光強度、視角這些最基本的技術指標。時至今日我們更關注LED在不同工作條件下的光強衰減曲線、InGaN-LED的ESD(MM或HM)、光強均勻性、波長均勻性、角度均勻性、衰減曲線均勻性,甚至關注管壓降和反向漏電流等技術指標。但是,遺憾的是,目前,絕大多數LED制造商給不出很確切的給出這些指標,甚至LED制造行業不敢將有些重要指標列入行業標準,或者標準中沒有規定測試方法。這是一種保護落后的做法,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整個行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我國LED顯示屏行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行業協會也經過了近10年的發展(已有100多家會員),但是,至今未形成幾家獨大的局面。探究其原因,主要因為該行業進入門坎太低,市場容量也有限,在這么一個十分狹小的行業里,生存了幾百家企業,不斷有企業出局,同時又不斷地有新的企業加入,因此競爭過于激烈。企業生存空間十分擁擠。
其實LED的應用領域很廣,主要有手機背光源、汽車照明與指示、LCD背光源、顯示屏、樓宇燈飾、交通信號燈、特種照明、普通照明等均是非常有發展前景的應用領域。
樓宇燈飾、汽車照明與指示、LCD背光源、交通信號燈、特種照明都非常適合顯示屏企業去拓展,成為我們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