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以舊換新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上周正式出臺,規定了具體的補貼標準和補貼條件。作為試點城市,北京相關部門表示,完成企業招標并公布具體的以舊換新細則需要等到8月份,但家電廠商已著手“深挖”《辦法》沒有覆蓋到的市場。
消費者: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有限制
家電以舊換新補貼規定并沒有讓打算換新電視的小蔡看到“實惠”,曾經翹首盼望補貼金額出臺的她,此刻對家電以舊換新完全沒有了興趣。小蔡對政府的這項惠民政策不“感冒”或者說是失望,是因為她沒有北京當地戶口,更沒有實力在京注冊成立公司。
根據《辦法》的規定,家電以舊換新工作從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廣東、福州和長沙等9省市展開試點。按照劃定的補貼對象,“凡在試點省、市注冊登記具有法人資格或具有試點省、市當地戶口”的單位和個人可享受家電以舊換新補貼。
此次公布的補貼對象,與此前的家電下鄉政策類似,仍把居住在試點省市的外地人員排除在外。如果說家電下鄉補貼的是當地的農民,那么以舊換新的側重對象則是城里人。以北京為例,按照2008年底政府部門的統計,北京常住人口已經達到1633萬人,平均每4個人中就有1個是外來人口。如此一來,以舊換新鎖定的“城里人”中,將有400多萬在京生活的人無緣以舊換新補貼新政。
地地道道的北京人——馬先生這個夏天一直想把家里用了五六年的空調換掉,他和家人寄希望家電以舊換新補貼細則出臺后,對比下以舊換新政策是否會比直接把舊空調賣給小商販更合適。
按照家電以舊換新按新家電銷售價格的10%給予補貼的原則,空調產品的補貼上限為350元/臺,電視機和電腦的補貼上限為400元/臺,冰箱(含冰柜)的補貼上限為300元/臺,洗衣機的補貼上限為250元/臺。
“把舊空調賣給小商販與政府給的折價相差不多。”馬先生盤算著,如果享受國家的以舊換新補貼,在選購空調的型號上恐怕也有限制,倒不如索性賣給小商販。
此外記者注意到,《辦法》中強調家電以舊換新補貼不能與家電下鄉補貼同時享受,但未提及是否可與上月剛剛啟動的節能補貼兼容。記者昨日也未從相關部門得到確切答復。
商家:追加以舊換新補貼力度
昨日,記者在物美大賣場發現,創維電視在家樂福結束以舊換新促銷活動后,轉戰到了這里。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的以舊換新補貼方式與此前相同,即家電回收人員上門對舊貨進行回收并根據舊電器的使用年限、性能等條件發給顧客10%-20%的折扣卡,顧客可以持折扣卡到賣場購買新彩電。補貼額度與顧客選購的新產品價格掛鉤,價位越高的新產品,顧客可以享受到的補貼就會相應增加。根據折扣標準,一臺售價為7999元的42英寸彩電,最高折價可達1600元,遠遠高出國家以舊換新最高補貼400元的標準。
“針對顧客反映的國家補貼力度不夠以及覆蓋面不足的問題,銷售商會聯合相應廠商對以舊換新追加力度。”蘇寧電器[0.00 0.00%]華北區執行總裁范志軍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商家自行推出的以舊換新補貼方式將會參照國家的相應流程,與供應商洽談自身的補貼方式。
其實,目前家電企業推出的“以舊換新”多是變相的折價促銷,僅僅是借政策開發出來的又一種促銷招牌而已。借著國家家電以舊換新的東風,以及網絡補貼范圍遺漏的潛在顧客群,經營靈活的家電廠商在摩拳擦掌深挖家電換代的巨大市場。
政府:北京下月出臺補貼細則
盡管目前商家自行組織的家電以舊換新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但真正政府補貼的家電以舊換新工作還沒有推開。因為各省市的以舊換新細則和招標工作剛剛起步。
據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正在制定北京的家電以舊換新細則,相關企業的招標工作也要等到7月底才有結果。“預計今年8月,本市的家電以舊換新才能具體落實,消費者才能在家電賣場等銷售網點領取到相應補貼。”
根據規定,“官方版”的家電“以舊換新”流程要求回收企業先給消費者開具國家統一印制的“以舊換新”憑證,消費者持該憑證和有效身份證件購買新家電,才可領取到補貼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