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深度采訪報道了廈華電子公司與臺灣“華映”的產業合作情況,相關內容時長達3分多鐘,以下為09年6月26日該期節目的相關文字內容:
臺灣華映是世界五大液晶面板生產廠家之一,海西開發把他吸引到廈門,成為廈華電子的第一大股東。液晶面板是平板電視的核心部件,占整機成本的70%,由于目前大陸還沒有六代以上的面板生產線,液晶面板主要依賴進口。長期以來,面板短缺一直是制約大陸平板電視行業發展的最大瓶頸。
臺灣華映公司技術副總經理許富添說:“我們當初跟廈華合作,是基于第一個要找到出海口,因為我們面板廠商,最大的就是要有市場。”
廈華電子公司董事長王炎元說:“對廈華來講,他是一個電視機的成品廠商,要的是上游的供應能夠很穩定,所以,一個是需要市場出海口,一個是需要最重要的關鍵零部件,所以這個對雙方來講都是非常有利的。”
廈華和華映合作使上下游產業鏈得以整合貫通,大大提高了新產品的研發速度,以前,廈華的科研人員開發一個新產品需要差不多8個月時間,而現在一個新產品從研發到上線生產只需要3-5個月。廈華電子公司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陳慶梅說:“我們現在采取的辦法是,跟華映這邊同步開發,也就是說,他在做實驗的同時,我們整機也介入開始做實驗,那就是節省后面的開發時間。”
這是廈華和華映合作之前生產的機型,為了連接液晶屏幕和主板,上面用了不少的五金件和螺絲。
而這臺是雙方合作之后生產的機型,液晶屏和主板之間的連接變得非常的簡潔。陳慶梅說:“這個就是我們剛剛提到的同步開發,華映在開發這個屏的同時,我們把這些結構尺寸告訴他,讓他設計的時候考慮進去,主板就可以直接安裝到它的屏幕上面,節省了五金件和螺絲。每個五金件,一般都有二到三個美金的成本,那對于廈華從今年的出口量來預估,至少可以節省五百萬美金。”
許富添說:“一加一大于二,這是毋庸置疑的!合作以前,廈華跟我們的采購量大概一成左右,現在最高時已經達到七八成了。”
生產要素互補,讓兩家企業互利雙贏。兩年多來,廈華華映在生產、研發、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密切合作,華映帶來的先進經營理念和管理經驗,幫助廈華得到更大的提升。今年,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出口大幅衰退的背景下,廈華逆市上揚,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廈華電子公司財務總監孫剛說:“一到五月份,廈華公司出口量成長65%,出口值方面也成長了20%多。”
廈華在譜寫新的篇章,海西也在描繪更美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