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即有機發光顯示器。這是一種區別于LCD、PDP的新型平板顯示技術,其發光原理是指有機發光材料在電場驅動下,通過載流電子注入和復合導致發光的現象。通過搭配不同的有機材料,發出不同顏色的光,來達成全彩顯示器的需求。OLED顯示器因其自發光、超薄、高對比度、超廣視角、低功率消耗、顯示亮度高、色彩鮮艷以及可柔性顯示等特性,被譽為“夢幻顯示器”,被行業人士視為下一代主流顯示技術。
手機次屏幕及MP3/MP4用面板目前是OLED的主要應用市場,這兩項應用領域主要采用PMOLED面板,對于AMOLED來說主要的市場推動力仍是來自于高階手機及較大尺寸應用市場。目前,日本sony、韓國三星等企業已經向市場上推出了大尺寸的OLED電視, AMPOLED來說,隨著技術的推動和應用產品的不斷升級而其應用市場將不斷成長壯大。
廣東政府積極扶持OLED產業發展
今年2月,在國務院通過的《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強調要通過強化自主創新,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以優化環境鞏固規模優勢,以重大工程帶動技術突破,以新的應用推動產業發展。規劃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突破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軟件等核心產業的關鍵技術。要求抓住全球產業競爭格局加快調整的機遇,立足自主創新,強化國際合作,統籌資源、環保、市場、技術、人才等各種要素,合理布局重大項目建設,實現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軟件等核心產業關鍵技術的突破。
其實在去年12月通過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廣東就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堅持全面提升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突出自主創新和產業集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建成全球重要的高技術產業帶,電子信息領域重點發展的新型平板顯示領域就包括了OLED技術的產業化發展。
2008年廣東省政府拿出9億元財政扶持資金對平板顯示產業進行扶持,OLED就是其中主要的扶持方向之一。在廣東省信產廳公布的《關于廣東省發展平板顯示產業財政扶持資金項目公示的通知》中,其中入圍的OLED相關項目一共有10項,包括了東莞宏威數碼機械有限公司的“OLED顯示屏示范生產線”、深圳南玻顯示器件科技有限公司的“OLED玻璃基板制造”及肇慶中導光電設備有限公司的“OLED對位設備研制”等項目,扶持資金接近3億元。
廣東的電子制造業在全國具有優勢,特別是彩電制造產業,年產量超過4000萬臺,因此對于廣東的電子信息產業來說,產業的升級換代不僅僅是產業問題,更是廣東經濟結構優化、產業調整轉移的戰略問題,因此,廣東省近年來下定決心、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平板發展,布局新興平板顯示技術。
廣東OLED產業布局領先一步
當前電子信息產業正朝著平板化、信息化、數字化方向發展,廣東省在加快發展TFT-LCD液晶產業的同時,積極布局次世代顯示產業,大力促進廣東OLED產業發展。通過一系列的整合資源,出臺政策的鼓勵和投入資金支持,引導本地企業進入OLED領域,吸引國內外OLED廠商投資落戶廣東,目前廣東已經基本完成了OLED產業的布局,形成了比較健全的OLED上下游產業鏈,完成產業集聚,使廣東在OLED產業領域領先一步,走在全國前列。
上游OLED材料生產方面,廣東已有多家企業涉獵。其中東莞彩顯有機發光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展開了對OLED關鍵有機材料的合成研究,深圳南玻的研發則集中在OLED專用ITO導電材料與器件研發以及ITO導電玻璃制造領域上,同時韶關西格瑪的ITO大尺寸靶材研發等。
在OLED制造設備方面,東莞宏威科技自主創新研發OLED等光電自動化生產設備,肇慶中導光電則負責OLED大玻璃片高速、高精度對位設備研制與產業化。
同時在廣東地區已有、在建或籌建的OLED生產線項目已有五條,分別是汕尾信利小尺寸OLED生產線(03年6月投產)、佛山中顯科技的“低溫多晶硅TFT AMOLED生產線項目”、東莞宏威的“OLED顯示屏示范生產線”項目、惠州茂勤光電公司LTPS TFT-LCD 4.5代線以及AM-OLED光電項目、彩虹在佛山建設的OLED生產線項目。隨著上述項目的實施,廣東將有望成為全球OLED面板生產的又一個制造基地。同時,目前由華南理工大學高分子光電材料與元器件研究所承擔的“全彩色高分子發光顯示屏技術研究”項目已進入中試階段,如進展順利,廣東用上自主研發的大尺寸OLED將為期不遠。
在產學研合作方面,廣東積極打造OLED顯示屏產學研合作平臺。2007年9月,廣東省組織東莞宏威數碼、東莞彩顯、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等單位建立廣東有機發光顯示(OLED)產業技術研究院,通過整合企業與高校資源,開展OLED關鍵材料、設備技術項目攻關。同時以中華液晶網為代表的產業資訊平臺及產業研究中心積極開展OLED技術及新平板顯示技術跟蹤研究。通過整合了產學研各方資源,促進廣東OLED產業發展,必將推動廣東省的電子信息產業機構優化升級,確立廣東省在下一代顯示器產業發展中的優勢領先地位。
OLED為廣東電子信息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商機
在CRT和LCD時代,由于我們在發展早期沒有能夠及時進入,使其缺乏核心技術和競爭能力,中國特別是廣東只能依靠低廉勞力及強大的代工等方式,參與產業鏈上利潤較低的組裝及測試。而OLED的出現,為廣東的電子信息產業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發展商機。
盡管從出貨量和銷售金額來看,LCD仍在目前占據市場霸主地位,但具低功耗優勢的OLED技術發展前景仍然可觀。根據市場數據顯示,隨著手機和MP3/MP4等應用產品需求的推動,OLED顯示屏幕市場自2005年開始快速成長,到2008年,中國OLED出貨量達到64.2萬片,較07年成長60.5%。隨著OLED面板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和產能的進一步提升,未來在其它消費電子產品的應用水平也會有所提升。因此,廣東發展OLED產業潛力巨大。
目前,OLED面板的生產廠商主要集中于日本、韓國、臺灣這三個地區。隨著Samsung SDI推出全球首款主動矩陣OLED(AMOLED)面板,以及Sony推出11英寸AMOLED TV后,日本、韓國、臺灣等廠商在OLED的市場競爭實力越來越強,同時也在AMOLED方面取得了更好的競爭地位。此外,包括LG Display、奇晶、TMD及三星電子等廠商,也都加速了AMOLED技術開發的腳步。
廣東憑借近幾年來在OLED產業上的先期布局,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OLED產業鏈集群,在廣東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廣東將在全球OLED產業占據重要位置,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重要的OLED產品生產制造基地,成功走出一條廣東特色的OLED產業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