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觀念已經逐漸滲透到每一個消費者的心中。購買節能產品,已經自然而然地成為老百姓挑選家電產品的重要指標。
走進家電賣場,不經意就會發現,在節能產品展臺,總是有許多消費者或咨詢,或購買,與傳統高能耗產品相對冷清的銷售現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指引和消費市場的驅動下,家電廠商越來越重視節能產品的研發和上市,節能冰箱、節能空調、節能電視等等紛紛擺上了賣場的貨架。這些節能型產品在能源利用率上往往比普通產品更加高效,能耗更低,在節省能源消耗的同時,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因而,一經上市,就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采訪中一位消費者表示:如今家里買電器,都會挑節能的買,價格差不了多少,但是電視省電、空調省電、冰箱也省電,時間長了,可以節省不少電費的開支,也算是為環境保護作了貢獻了。
而隨著國家節能惠民工程的逐步開展,家電賣場里貼有“人”字型的節能家電也就成為最受老百姓歡迎的產品,購買這些產品,就可以獲得國家給予的補貼。許多購買了節能家電的消費者表示:購買節能產品,利國利民,何樂而不為呢!
臭氧空洞、海平面上升……伴隨人類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環境惡化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這些環境問題的產生,與人類過量使用能源,以及二氧化碳、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的無序排放不無關系。
據相關數據統計,在全球能耗中,家電產品的能源消耗量僅次于工業生產,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控制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突破點。
本著對人類、對子孫負責的態度,不少國家已經將家電產品的節能指標納入了法律法規的范疇。以歐洲為代表的眾多國家均在陸續推出家電產品“能效標識”和能效準入政策。以此力求讓消費者透明的了解所應用產品的耗能情況,并將高耗能產品擋在市場之外。歐盟方面已經表示將在今年出臺有關平板產品的強制能效規定。
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節能標準和能效標識是國家節能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自2005年開始推行家電節能標識制度。據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統計,制度實行四年來,我國因此節省的電量超過900億度,相當于北京一年零三個月的電力需求。節約能源,無論眼前還是未來,都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而家電企業理所應當的應當擔負起這個重任。
普及率最廣、使用率最高的家電產品,在全球能耗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最有節能潛力的方向,因而,近年來,國家在政策上給予了一定的導向。節能標識制度在我國已經實行了4年,其節能成果是有目共睹的。
近年來,隨著傳統CRT彩電被大尺寸、高能耗的平板電視逐漸取代,彩電逐漸成為家電產品中的耗能大戶,而隨著平板電視向大屏、高亮度方向發展,這一問題就顯得更加棘手。珍愛環境,節能減排已經成為家電產品,特別是平板電視發展的一大主題。
3月1日,我國《彩色電視廣播接收機能效限定值及節能評價值》實施。預計,明年年初我國平板電視產品國家強制性能效標準——《平板電視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標準也有望實施。
另外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今年的金融海嘯中,家電產品出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然而,在這樣一個經濟蕭條的背景下,我國節能家電產品的出口量卻保持穩步上升。沒有經過節能認證的產品,在綠色標準面前全部敗下陣來。
對于家電企業而言,順應全社會節能環保的大方向,才是企業生存的出路,也是體現一個企業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方面。可以說,平板電視朝向節能環保方向發展勢在必行。
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消費者在選購家電產品時,對其節能指標也較為重視,特別是節能型冰洗、節能彩電、節能空調等大件家電,往往成為家電賣場里最受關注的產品。
隨著夏季的到來,空調又成為眼下最熱門的電器。在不少家電賣場里,節能空調的關注度和購買量也呈逐漸上升的趨勢。能效標準達到二級或一級的空調產品,耗電量比普通空調降低近一半。
近年來,隨著平板電視逐步取代傳統CRT電視,耗電量的問題也日漸突出。作為普及率最廣的大件家電,節能平板自上市以來就受到了消費者的關注和青睞。據測算,某品牌同樣尺寸的節能平板和非節能平板,能耗相差近30%。
據全球白電巨頭惠而浦公司統計數據,約70%的消費者表示愿意在購買產品時優先選擇帶有節能標記的產品。
賣場中可以看到,隨著國家節能惠民工程的逐步開展,對國家給予補貼的帶有“人”字形標記的節能產品,前來咨詢和購買的消費者絡繹不絕。不少消費者也表示,節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每天省一點電,一月下來、一年下來,可以節省不少電費開支,也算是為社會的環保事業做貢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