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高清光盤產業推進聯盟發布有“中國藍光”之稱的CBHD高清碟機和碟片。為了盡快占領國內的藍光市場,國產碟機生產廠商將采取“捆綁銷售”的方法低價開賣產品。
不過,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相比主流的DVD碟機,CBHD碟機2000元左右的售價仍然偏高,加上CBHD碟片的稀缺,CBHD短期之內依然難以取代目前的DVD格式,國內的高清市場格局依然難以確定。
價格遠低于國際藍光
價格便宜,成了CBHD最大的殺手锏。目前,由TCL、新科制造的CBHD碟機已經上市,售價在2000元左右,遠低于當前主流藍光碟機的價格。此外,采用國際藍光標準(BD)的碟片每張要賣近200元,與之相比,CBHD碟片55元的售價顯然要便宜很多。
之前在國內已經有了BD,為什么中國要自己推出一個CBHD?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肖華表示,中國高清光盤有其選取原則,首先要最大限度地用自己的東西,讓本土企業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其次,我國在DVD時代積累下來的產業不能浪費,中國現有光盤復制企業120多家,CBHD光盤的生產與DVD設備有很大的兼容性,如果完全采用BD格式,則意味著放棄了現有的產業基礎。另外,國內消費者的接受能力也是很關鍵的因素,CBHD的產品較便宜,被市場接受也就更容易。
據TCL高級副總裁史萬文透露,TCL的目標是將CBHD碟機的價格降低到千元左右,比較容易被中國消費者所接受。“新建一條藍光生產線要投資500萬元-800萬元,造價比較高。”江蘇新科副總經理王岳林告訴記者。但只要投入30萬元進行改造升級,國內現有的DVD生產線就能制造CBHD碟片,這對內容提供商來說也比較有利。
短期難以取代DVD
雖然獲得了工信部的大力支持,而且售價不到藍光碟片的1/3,但與當前正版DVD碟片10-20元的售價相比,CBHD碟片在價格方面似乎并不占優勢,短期內完全取代DVD還不現實。
此外,為了防止被盜版,CBHD碟片暫時不能被電腦讀取,只能在專用碟機上播放,而這與國內用戶的消費習慣有著較大出入。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互聯網上已出現了藍光視頻資源,一旦解決網絡帶寬問題,隨手可得的網絡資源將比街頭上的盜版還要“猖獗”,而這勢必影響到CBHD產品的普及。
值得注意的是,肖華還指出,CBHD的技術創新并不意味著拒絕合作。有業內人士分析,如果能在專利費上達成協商,CBHD與藍光標準的融合并非完全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