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傳統的CRT電視勢力式微,平板電視已經日漸成為了市場主流。適逢五一假期,廠商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促銷的大好時機,各顯其能,期望能夠分得更大的一塊蛋糕。而目前市場上最受到銷售商與消費者追捧的平板電視多為進口產品,國產平板電視是否有望殺出重圍呢?
早在“五一”到來前夕,包括國美、蘇寧、大中等知名的家電賣場就開展了一系列的促銷活動,受經濟大環境影響,許多家電品牌的價格均是一降再降。原本人們眼中高不可攀的平板彩電也紛紛打出了“狂甩”、“直降”、“促銷”的招牌,降幅從數千到上百不等,可以說在價格上愈發的平民化,因此也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銷售態勢良好。
但是,記者同時也發現,在各大家電賣場內,擁有更有利推薦位的平板電視品牌依舊是以“洋名牌”居多。夏普、松下、索尼等國外名牌均得到了店方更大力的推薦,前來咨詢的顧客也是絡繹不絕。記者隨即采訪了幾位顧客,發現消費者心中對進口品牌更為追捧,認為其科技含量更好、質量更好、外形也比國產同類產品“高檔”。
面對這樣的情況,業內人士表示,其實從技術層面上來講,許多國產品牌的同類型產品不論是從質量還是技術層面,并不輸給國外品牌。從售后服務這一角度來講,如長虹等著名品牌的用戶滿意度明顯要高于許多國外品牌產品。特別是前不久,完全由中國人獨立自主開發的新型等離子顯示屏在長虹實現量產,徹底打破了外商在等離子電視領域的技術壟斷,直接與世界頂級水平接軌,也受到了國內權威專家的一致認可,可以說已經把握住了上游的產業鏈條,有利于進一步推廣國產等離子、液晶等平板電視的普及,加速降低成本,使消費者得到更多的實惠。
盡管以長虹為代表的國產彩電倍受肯定,但記者發現在各大家電賣場,得到更好推薦位的依舊以洋品牌為主。對此,有業內人士稱,部分電器零售商主觀認為國產貨不如洋名牌好銷,所以從一開始就對國產品牌報以“冷眼”。而不少消費者盲目“崇洋媚外”的心態更是迎合了這種不正常的趨勢。作為國產彩電業領頭羊的長虹,除了在產品技術開發上努力自主創新與國際接軌之外,還應當更加重視宣傳與銷售的終端環節,用實際行動破除消費者的迷信心理。
同時,相關專家也表示了擔憂,并指出,市場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等離子電視的消費市場正處于上升階段,還有很大的空間有待開發。長虹歐寶麗等離子電視動態成像效果更好,色彩表現更豐富,耗能更低,從各方面也均符合“健康護眼”的需求,質量上并不遜于進口品牌,也符合當代“健康、環保”的潮流需要,理應在市場上有更好的表現,從而帶動國產彩電業的發展進步。專家表示,支持國貨更需要落在實處,在洋品牌列強環伺的局面下,應當從各個環節支持國貨,從而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真正實現“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飛躍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