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被譽為中國企業海外出口經濟“晴雨表”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拉開大幕。這也是受金融危機沖擊下的第二屆“廣交會”。據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外貿中心副主任慕新海介紹,共有22104家境內外企業參展,比上一屆減少237家,但參展位卻比上屆增加265個。
廣交會:一降一增明方向
記者獲悉,為減輕企業負擔,本次廣交會降低了展位費,從2000—1000元不等。同時,為了增加成交機會,展會還將閉館時間延遲1小時。主辦方還將更多的工作精力轉向了海外市場的招商。除重點邀請歐、美、日等傳統目標市場的采購商與會外,還加大了對中東、中歐、非洲、印度、南美等新興市場的拓展力度。
來自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表明,中國企業的出口正在開始好轉。據海關統計,今年3月份,我國出口902.9億美元,同比下降17.1%。同期,我國機電產品出口537.6億美元,同比下降18.8%,但環比卻增長25.6%。海關還發文稱“中國對歐、美、日等前3大貿易伙伴的進出口環比均大幅增長”,中國企業的海外出口有所恢復。
一位家電企業海外負責人透露,去年10月份的廣交會上,大家對于出口形勢的急劇惡化難以接受,一度對家電出口前景產生懷疑。眼下,隨著人們開始適應經濟危機下的生活后,歐美市場的采購訂單也開始反彈,非洲、中東等新興市場的需求也開始出現。
與此同時,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在加大對家電企業出口的引導和推動。國務院連續兩次上調家電出口退稅率。而江蘇、浙江、廣東等地方政府也對家電企業參與海外市場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和鼓勵措施。江蘇的家電制造商與貿易商抱團到非洲建立工業園,而浙江的龍頭企業則直接進入西非建立貿易園,兩地企業在海外市場的產業集群已形成。
不過,海信、美的、廈華、格蘭仕、新科、長虹等企業海外市場人員向記者表示,家電出口與歐美經濟走勢密切關聯,并隨時受到經濟走勢的影響。對于當前歐美經濟及今后的走勢,一位經濟學家坦言,歐美的經濟走勢遠未有預期的樂觀,卻也不可怕。短期來看,經濟危機會呈現波段性反彈走勢,每次觸底都會伴隨著一定反彈,遠未步入直線上升期。但無論是歐美,還是全球其它地區,對家電等大眾消費品的正常需求會存在,這也是企業今后可把握的機會。此外,對新興和細分市場的開拓也會帶來增長。
企業:多管齊下謀出路
盡管遭遇重重阻力,不過海外市場對于中國家電企業而言,仍然是一塊充滿機會和空間的戰略要地。志高空調海外營銷本部常務副總經理廖羽表示,在今年這種形勢下還能繼續參與廣交會,參與海外市場訂單的搶奪,都是經歷去年危機沖擊后存活下來的一批強者。這無疑為一些企業在海外市場的“彎道超車”提供機會。
格蘭仕董事長梁慶德表示,對于海外市場依存度高達70%的格蘭仕來說,面臨著比很多同行更大的挑戰。在過去一年,格蘭仕仍實現了銷售增長。這也從一個方面證明了,企業只要走出去進行市場的細分和地區的精耕細作,肯定存在機會。
除了海外市場的剛性需求讓企業動心之外,幾年前企業主動實施的產品結構性調整、新興市場機會把握以及新技術產品的研發,都為企業經濟危機下的發展提供動力,海信集團海外負責人如此表態。中國機電商會有關負責人提醒,企業仍需面臨國際需求不振、客戶回款風險明顯增大、匯率風險增強、流動資金緊張等現實難題。
在所有家電企業都關注的海外市場上,歐美是中國家電出口最大的市場,也是經濟危機的重災區。同時,隨著中國在全球家電制造地位的彰顯,中東、俄羅斯、拉美等新興市場對中國家電的需求也呈逐步上揚勢頭,不過規模和利潤的回報率并不大,可彌補歐美市場下滑的銷量損失,但中東一些國家受經濟危機的影響也很大。
新科空調海外部負責人透露,非洲盡管地域大,但經濟條件、社會環境都比較差,南非、西非等區域的國家經濟條件尚可,短期內其在銷售規模上能給予中國家電企業的拉動并不明顯。但企業在利潤上的回報還不錯。
此前,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從去年開始,歐美市場的整體需求出現下滑,但中高端產品的需求仍然存在。李東生坦言今年TCL面向歐美市場的液晶電視出口會保持穩定。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消費電子事業部副總王向東也透露,去年同方液晶在香港、美國的出口逆市增長,主要集中在中高端產品上。
專家:前景仍不樂觀
記者通過郵件采訪了在美國的萬通國際商業公司執行董事于濱。對于美國消費電子市場的走勢,于濱指出,從去年開始百思買、沃爾瑪等供應商和賣場都在消理庫存產品,因此今年的二三季度,美國采購商會拋出一些訂單,市場隨之出現較大反彈。不過,對市場后勢,于濱表示并不看好,還會持續走低。
據了解,身處華爾街風暴的美國終端消費市場受到極大沖擊,整體下滑趨勢非常明顯。作為一個過度消費,甚至浪費型的國家,過去10年間美國的儲蓄率基本為零,而個人負債率卻在爭劇上升,金融危機令美國大眾消費市場的泡沫已經破滅。
于濱認為,現階段美國消費電子市場下滑已成定局,但企業仍可以進行市場的細分化拓展,比如說人們生活所需的剛性需求仍然存在,而美國貧富階層的差距也給中國企業的產品出口轉型指明了方向。
商務部研究院相關專家指出,歐美金融風暴對歐美提前消費的方式沖擊較大,大眾消費市場的需求萎縮明顯。而中國的家電在歐美市場上屬于大眾消費品,正是受沖擊最為嚴重的領域。不過,細分市場仍然存在機會。
記者獲悉,歐美的中高端市場特別是富人群市場仍被歐、美、日家電企業牢牢占據。此前,一些國內企業進行產品的結構性調整,從大眾低端產品轉向高價值產品。不過,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盡管美國有許多富人,但對大眾消費品的需求量很有限,不可能讓一個富人家里裝10臺液晶電視和10臺空調,企業的規模化還要依靠大眾群體。
【相關鏈接】
盡管全球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產生不小的沖擊,但一些家電巨頭仍逆勢出擊,加大投入力度,以高規格亮相本屆廣交會。記者在家電展區現場,TCL、美的、志高、格蘭仕、海爾等企業紛紛亮相,前往展臺前洽談的客商也絡繹不絕,大大超出了企業此前的想象。
記者在志高展區看到,此次志高攜家用、中央及小家電三大產品板塊全線出擊,并重點向全球客商展示高端變頻產品。其中,一款“三核智能變頻三超王”,季節性能效比達到了7.4、噪音值低至20分貝,一舉刷新了節能、靜音兩項紀錄。此外,一款直徑只有16cm的超薄機型以及超級直流變頻模塊機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據志高空調海外營銷本部常務副總經理廖羽介紹,早在去年9月,志高就應對大面積擴散的金融危機及時調整了營銷策略,加快綠色環保、節能品的開發速度,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并對俄羅斯、GCC、中南美、印度等新興市場實行政策傾斜。這些措施都有力地拉動了銷售,保證了志高出口的穩健快速發展。
中國家電協會相關人士指出,目前參與海外市場競爭的家電企業都是集團軍參戰,整體實力較強,對經濟走勢和市場環境擁有敏感的判斷和了解。特別是空調業,中國已占據了全球市場七成的產能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