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訪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同方電視)之前,本報記者曾專門就“IT企業能否在平板電視市場大有作為”詢問過一些內業人士和行業專家的意見。他們普遍的看法是,IT企業進軍平板電視市場,大多帶有短期玩票性質,不會在彩電市場上實現大的發展。
不過,在與同方電視副總經理王向東溝通之后,記者找到了更為準確的答案。企業的技術底蘊不僅可以在平板電視市場上大展拳腳,相對傳統彩電企業,技術基因使得平板電視在產品內容與增值服務的融合更加自然,產品所具有的技術性、穩定性、差異化、個性化優勢也更為突出。這更為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市場環境下,同方電視實現在行業發展彎道地方的快速超車提供契機。
記者:王總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同方電視在平板電視領域的發展情況?
王向東:同方電視正式進入國內平板電視市場是2006年10月,看上去時間有點晚。不過,我們在國內電視行業的發展與積累已經有10個年頭了。只是我們選擇了在2006年國內平板電視市場機會大爆發的最佳時刻切入。
此前,我們的重點是海外市場。除了為一些企業提供貼牌業務外,我們還推動同方電視自有品牌的液晶電視在海外市場的銷售。我還可以透露一個消息,去年在許多彩電企業出口下滑的背景下,我們自有品牌的電視在海外市場的銷售是正增長,香港的銷量就增長一倍多。
這種增長主要得益于同方電視很早就定位高端。金融危機壓縮了中低端市場的份額,并沒有影響到高端市場的需求。
記者:聽完王總的介紹,我想請問,你認為同方電視在平板電視市場的核心優勢是什么?與傳統家電企業相比,同方電視在平板電視領域的優勢又在哪里?
王向東:我剛才介紹了,同方電視在國內電視領域的發展很早。早在10年前,我們就參與了清華大學許多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參與了其中75%的標準制定。隨后,我們又通過技術優勢參與芯片的研發,還在數字一體機及數據傳輸與發送等方面獲得了很大的發展。最后,我們借助同方集團的技術優勢和清華大學的教育資源優勢,在電視的內容開發,特別是教育資源的共享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投入。最終,我們在獲得了足夠的積累與沉淀后,迅速切入平板市場。
我想,同方電視的最大優勢應該在兩方面,一是品牌的積累,同方在IT領域發展多年,擁有足夠的品牌影響力。二是我們對于平板電視技術標準和產品內容的掌握,這會成為我們與同行較量的最大籌碼。
記者:最近,彩電企業談論最多的就是家電下鄉政策。我們也注意到,此次同方電視也中標家電下鄉,而且全部是液晶電視。同方電視為什么會推動液晶產品的下鄉?
王向東:實際上,同方電視在進入彩電領域之初就確立了以液晶為發展的主方向。而液晶電視下鄉,應該也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由于現階段液晶產品的成本下降很多,2000元以內可以做26英寸左右的液晶電視,那么農民接受起來也不是很困難。
我認為,今后2—3年時間農村平板電視的銷售會出現爆發式增長。因為,農民使用平板電視的習慣大門一旦打開,就很難再關上。而且,我們也發現,許多農村地區的消費會呈現攀比式、跟風式的趨勢,這會進一步刺激農村液晶電視的銷售。
記者:現階段,基本上國內所有的彩電企業走下鄉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可想而知。面對即將啟動的家電下鄉,同方電視有什么計劃?與對手相比,同方電視的競爭優勢有哪些?
王向東:我們會按照國家實施家電下鄉的規范和要求推動液晶產品在農村的銷售,借助經銷商和辦事處雙方的力量來執行。
與對手相比,“同方”是一個新品牌,身上沒有庫存的包袱。我們完全是針對農村市場的實際需求,新開發的下鄉產品。在這一點上,我們的產品比對手更貼近市場。
同時,我們在市場營銷網絡布局也很快速。許多商家在選擇同方電視后,都是按照新的價格體系和渠道架構來展開,沒有遺留問題和負擔。
記者:除了參與家電下鄉的招標,對于現階段縣城及鄉鎮的平板電視市場,同方電視還有哪些新的計劃和布局?
王向東:我們一直在產品功能上進行創新。接下來,我們還會針對農村市場推出一些實用個性化的產品。我們會借助清華大學的教育資源,通過液晶電視終端,借助網絡平臺增加電視機的內容附加值。今后,只要買了這款新產品的農民,將電視連上寬帶后就可以在家里免費獲得清華的教育資源,實際上這滿足了農民對于知識的需求。我們還會對內容定期更新,產品的價格也很優惠。
此外,我們在液晶電視的多媒體功能開發上還會做一些革新。
記者:王總如何看待今年國內平板電視的整體發展,一二級市場會出現何種變化?
王向東:我覺得,今年國內平板電視市場的銷售沒有想象的那么壞,行業總量應該還會維持著一定的增長。特別是在一二級市場上,需求量還是存在的。隨著產品價格的調整,會對現有的CRT電視造成進一步擠壓。所以,我們減少了CRT產品的銷售,推動了液晶電視的銷售。
我想,這種形勢也為同方電視的彎道超車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