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P全面發力
一方面是LCD的衰退和擴張,另外一方面DLP似乎更加穩定和從容,TI一直保持了DLP的半開放狀態,但似乎DLP技術門檻更高,德州儀器并未以擴大陣營為目標,而更多的將精力投入于產品研發和技術支持上,以上游的穩定提供一種良性競爭的局面。
目前DLP產品主要集中于兩端,低端主打單片高性價比的產品,這類產品適合于公共應用和入門級影像娛樂,而高端則采用3DLP技術,大幅度提升產品的色彩表現和動態效果,成為頂級影院和高端工程的主要選擇。這兩類產品特點鮮明,以很強的針對性來滿足市場需求,同時單片DLP與3LCD一樣通過不斷彌補短板來壓制對手。
至于來年,隨著新光源技術的進步,DLP還將會把便攜化和輕型化堅持到底,雖然LCD同樣可以采取LED光源,但由于光路設計的不同,帶來的進步不如DLP來的明顯,尤其是在單色(三原色)光源技術方面,DLP產品不僅可以擺脫對色輪的依賴,而且完全在朝著“零耗材”的目標前進。
今年是3D技術高速發展的一年,相對LCD而言,DLP同樣具有更直接的優勢,能夠以更簡單更廉價的時序切換方式實現3D效果,因此3D能夠迅速鋪開,與TI也是不無關系的,而明年德州儀器還會在這一方向上加大力度,與NVIDIA共舉3D大旗,其DMD芯片有望全部兼容3D功能!
虎視耽耽的LCoS
LCoS比DLP起步更加晚,但其技術更加開放,同時也是最能體現技術差異的投影顯示技術,不過這在市場競爭中也是一把雙刃劍,無法形成合力也是LCOS被壓制的重要原因,而且無法從教育商務市場入手也是一大遺憾,也許隨著高清需求的深入,以及通用市場的逐步整合(如商務家用)她會迎來更多機會。
雖然目前的LCOS產品還以工程、微投和家用為主,但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和市場的認可度提高,LCOS有望取代今天LCD在市場的地位,或許等索尼正式退出LCD,或者國內的家用市場覺醒之后,LCOS的春天就不遠了。
評點
DLP投影目前實力雄厚,技術優勢非常明顯,在各條線上都不處于下風,勝于穩定和持續;而LCD勝在先入為王且口碑良好,實力雖然受挫依然強勢,不過在競爭中積極性不足,目前主打中高端市場;LCOS則是潛力股的代表,兼具DLP和LCD技術優勢,目前未進入行業市場,同樣主打中高端,在各條線上都非常具有競爭力。
于是最后的局面就比較清晰了,DLP將兩極分化,并通過技術進步擴大市場份額,LCD在保持行業采購的優勢外,其定位與LCOS比較類似,中高端尤其家用市場將會形成激烈競爭,也就是說雖然3LCD希望收編山寨,但仍然可能陷于雙線作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