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CL推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電視的前一周,Google全球副總裁文特•瑟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人們很快將迎來互聯網電視時代,在不久的將來,互聯網電視會走入人們的生活。”而另一個互聯網巨頭——英特爾,已將“電視互聯”作為一項戰略任務進行推進。用中國電子視像協會秘書長白為民來說,互聯網電視是三網融合以及4C的融合的必然產物,是彩電產品升級的必然趨勢。
2009年,正是彩電業的轉型之年。上半年,TCL重磅推出了全球領先的mitv互聯網電視,把這一全球廠商看重的趨勢推向了市場前臺。短短數月間,迅速推出了五大系列互聯網電視,規格從65寸覆蓋到26寸,刷新了彩電行業的新品紀錄。
通過創新和分析消費者需求,TCL鮮明地打出了“告別舊電視時代”的口號,搭建出了面對互聯網時代的全新研發思路,讓互聯網電視擁有了一個不斷升級的技術平臺,能夠跟隨最新技術發展,不斷推送新功能和服務,就如同航空母艦一樣,能夠根據需要來增加、搭載、配備各類飛機。通過不斷的智能升級,越來越多的購機用戶體驗到了新時代的電視魅力。
據美國市場調查發現,在2008年底,互聯網電視就憑借先天的海量、共享等優勢取代了傳統的有線及衛星電視等媒體,成為美國用戶觀看時間最長和選擇最多的第一媒體。美市場調查機構iSuppli發布的最新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全球互聯網電視市場到2013年將增長6倍,由2009年的1470萬臺增加到8760萬臺。
在我國,互聯網內容通過電視輸出的流量,每年的增長速度在104%左右。奧維咨詢公司統計數據顯示,互聯網電視的增長速度非常快,今年1月份,互聯網電視占平板電視的比重只有1%,到了7月份就達到了5%,即單月銷量在10萬臺左右。
據騰訊科技對互聯網電視的一項調查顯示,61%的用戶渴望電視能接入互聯網;50%的用戶不想在電腦上看電影,比較喜歡在電視上看電影。據記者了解,到2011年,將有1億的電視用戶可以在電視上觀看互聯網視頻。
然而,雖然互聯網電視在中國發展如此迅猛,但由于缺乏相應的標準,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噱頭的產品,嚴重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據賣場銷售人員介紹,“雖然目前市場上具有網絡功能的電視有很多種,但是能夠實現智能升級的,目前只有TCL mitv模式的互聯網電視”。很多消費者表示,第一次在線智能升級就添加了“遠程教育”的功能,現在要進行第三次全球同步升級后,她表示非常期待,“太棒了,今后不用擔心電視機會過時了”。
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袁岳對此指出,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營銷的精準與細分是成功的關鍵。而TCL mitv模式正以策略顛覆傳統彩電的研發思路,開創了中國電視新的未來。因為,傳統上用戶只能單方面接收電視節目,而TCL mitv模式的電視可以升級、可以不斷添加功能板塊、可以整合各種資源。
如果將mitv“我的互聯網電視”比喻成一座“航空母艦”,而不斷添加的在線觀看、娛樂、游戲等新功能,就類似各種功能的戰機。通過后臺的自動升級系統,TCL不斷推送更多新的功能和服務,讓用戶緊跟最新技術發展,這就像戰機不停起降在“航空母艦”的平臺上。
畢竟,對中國許多家庭來說看電視是最主要的娛樂方式,而通過TCL mitv三大技術平臺打造的“航母”,消費者很方便地掌握自身需要的影視、游戲、新聞、健康等信息,足不出戶,盡享生活之美。“以前黃金時間由電視臺定,將來是‘我的電視我做主’,用戶自己做選擇;以前是‘看電視’,將來是‘玩電視’。”電子視像協會副秘書長郝亞斌認為,互聯網電視時代,彩電將成為家庭信息門戶,成為政府信息化、社會信息化的載體,事關將來中國信息化的發展。而TCL再一次走在了中國彩電業的前列,引領中國電視的未來發展。
世界著名的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首席分析師詹姆斯•邁克奎維表示:“互聯網電視時代來臨,這是近二十年來比CRT向平板轉移還要大的一次變革。”因此,新興的互聯網電視一定能為企業的發展找到了良機。
然而,作為一個新生事物,目前互聯電視發展依然面臨著許多重要問題,其中最為關鍵的是缺乏相應的標準。這次,TCL mitv三大技術平臺打造的“航母”的出現,可以說為未來標準的出臺做了鋪墊。
因為,縱觀TCL的發展歷程,它一直是中國電視技術的領跑者。早在1998年,TCL就根據國家相關規劃和政策開始了互聯網電視的研制,隨后與微軟合推的“維納斯計劃”,與INTER建立3C聯合實驗室,獲得了國家相關部委的高度認同和支持,在業內引發高度關注。然而由于技術難度高,系統及環境的非常復雜,其間經歷了多次失敗和教訓,但是TCL一直在堅持,并在這一方向堅持了十年之久。
TCL mitv互聯網電視模式的成功研發,正是這些年不斷積累的結果,通過此互聯“航母”,不僅是TCL在互聯網電視上技術實力的一種展示,更重要的是進一步加強中國企業在全球互聯網電視的話語權。“互聯網電視已成國產彩電打壓外資彩電的利器。”工信部旗下奧維咨詢副總經理文建平則告訴記者。此外,TCL mitv互聯網模式的出現,也告知中國企業技術研發的重要性。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電視企業普遍患有‘急功近利’癥,一味追求眼前利益,忽視研發力量的中國彩電業根本不能和外資品牌抗衡。這艘TCL‘航母’的出現,雖然不能根本上改變這種現狀,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恰恰說明中國彩電業已經打通了上下游產業鏈,真正掌握了市場的話語權。
更讓業內覺得驚喜的是,受益于多年的國際化,除了在技術研發方面大幅提升,TCL在精細化制造等各方面都有長足進步,比如在工業設計方面,僅在2009年就獲得了兩個國際級大將,超薄X10獲得2009 iF中國設計獎,而超薄C10獲得了全球“紅點”產品設計獎。而在消費電子行業,“IF設計獎”和“紅點設計獎”被認為是頂級高檔產品的“身份證”。
“從大環境來看,目前這種局面正好給中國彩電業一個機會,中國彩電業必須要不斷提升核心技術,掌握核心技術專利。中央出臺的扶持電子信息技術的政策對家電業是一大利好,短期利好是家電下鄉刺激消費、提振市場,長期利好是給家電業一個產業升級、加大技術研發的機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黃群慧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因為,TCL已經通過自主研發技術,抓住了這個產業升級換代的機遇,也讓中國彩電業重新找到了未來發展的希望。如今,當傳統電視的種種弊病日漸顯現之際,TCL mitv互聯“航母”在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和構筑了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之時,必將領航中國互聯網電視真正崛起。
“瞪羚必須比獅子跑得還快,否則就會被吃掉。獅子也必須比瞪羚跑得要快,否則就會被餓死。不管你是獅子還是羚羊,每當晨光降臨,你就要比別人跑得快,才能獲得成功。” 伴隨著這種理念,伴隨著全球自動升級的不斷開啟,TCL在互聯網電視技術上不斷前進,為全球用戶打造互聯網電視時代的視聽“金剛”。而這一次,中國彩電品牌擁有了自己打造的互聯“航母”,對中國彩電業來說,為重塑往日輝煌又向前邁出了深遠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