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商會 陸刃波 李 論
2009年的中國平板電視市場是不平凡的一年,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及市場環境都經歷了不可預知的演變。面臨經濟危機的中國平板電視產業反而悄然崛起、適時有效的內需刺激令國內平板電視銷量同比去年增長50%,國內彩電企業逐步擺脫價格戰策略起步于上游產業生產。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家電專家陸刃波認為:2009年的中國平板電視產業當面對危機的時候,順利的轉危為機,成功的扭轉了中國平板電視格局組成。
伴隨金融危機的背景,2009年中國平板電視市場需求超預期
當2008年倒閉、關門、破產等詞頻出的時候,國人也感受到了對金融危機的恐懼心里,對于平板電視產業如是。根據筆者對多家國產平板電視企業負責人處了解,他們中的大多數對2009年的平板電視產業認為前途渺茫,危機的到來會極大的影響平板電視的銷售,尤其是平板電視的需求量會大幅度下降。但始料未及的是到2009年十一黃金周后,實際的統計數據卻超過了我們最初的預期。十一黃金周銷量走勢頗高,在當時即可預知2009年的平板電視銷量將達到2000萬臺,超過預期的1800萬臺,同比增長幅度超過50%,這樣的增長甚至超過了經濟平穩的2008年的30%的增幅。
仔細來看,平板電視消費需求的增長仍然主要來自于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銷量同比去年下降約10%左右,這與液晶全面進軍50英寸以上大尺寸電視有很大關系,等離子在性價比上的優勢喪失。而等離子與液晶電視份額比例雖在加劇,但保證了比較固定的忠實消費群。但從技術水平來看,等離子在節能、清晰度等方面的改善是十分顯著的,甚至超過了液晶的技術改善。
中國平板產業拓展進行中 但仍有難言之隱
TCL已股東大會通過審議建8.5代生產線,創維參股LG廣州項目幾成定局,長虹聯手的是臺灣友達,康佳的主要供應商是三星和臺灣屏,海信跟LG跟新奇美都有著重要合作。為了爭奪技術上的話語權,國內各彩電企業開始行動起來。但同樣面對已順利投產的60億投資的長虹等離子項目,并沒有帶來如期的盈利效果。這也給時下中國各地政府和TCL、創維、海信、康佳等本土企業正在籌備上馬的液晶面板項目敲響了警鐘,無論被定義為6代線、8代線或是8.5代線,投資規模都在百億級以上,但面對已經量產了的夏普10代線液晶面板,兩年后才可量產的自產液晶屏究竟存在多大的產品技術競爭力,無從論證。而從合作方式來看,與技術公司合作或通過技術轉讓的方式,表面上解決了中國面板靠進口的問題,實則在兩年之后同樣會遇到核心技術缺失或依靠向競爭對手交納高額的專利費用同時還要與其合作對象競爭的問題,這也成為中國上游面板產業發展的“難言之隱”。
2010年中國平板電視消費市場趨勢預測
LED電視幾乎成為平板電視的標配,2010年的平板電視競爭將是LED電視的競爭。但從產品銷售格局來看,2009年的LED將集中在概念的炒作,實際銷售的產品數量并不多。而2010年的LED電視競爭將是細分的。包括上游LED背光模組的優勢、直下式與側入式的市場爭奪、白光與RGB光源的性能比對將帶動LED電視逐步代替普通LED電視,并伴隨著價格的快速下滑。另一方面,在彩電的另一發展方向即互聯網功能方面,隨著3G業務的興起,互聯網電視的發展路徑似乎更加明朗,最終必將歸于3G業務的增值中。一度廣電對互聯網電視的內容提出要求,而企業對此的解決方式是在避而不談中將互聯網其他方面的功能擴大化,如互動訊息、網絡平臺,如長虹與中國聯通攜手打造的3G網絡電視將互聯網的電視實現功能上的升級。但類似概念的提出仍在建設和嘗試階段,但順應了整個行業的NGB趨勢。
綜上所訴,2009年的平板電視市場存在諸多的變數,但整個產業采取了積極的應對方式,中國面板產業是否能夠成功實現預期效果、LED電視在同一起跑線上2010年誰能勝出、三網融合與電視的結合是否能成就碩果,我們敬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