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奇美電子與鴻海旗下群創宣布以1:2.05的比例換股合并。23日,群創公告該公司將與奇美電子及統寶光電于明年4月30日完成合并。記者了解到,由于奇美電子連續四個季度大幅虧損,同時鴻海郭臺銘需要奇美來完成其光電產業布局,因此此次合并可謂一拍即合。
奇美電子改換門庭,而整個光電業界的格局也將隨之改變。
集中實力抗衡三星、LG
11月23日,全球第二大電腦顯示器制造商群創光電發布重大消息稱,該公司20日與奇美電子及統寶光電同步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三合一合并案。三家公司定于明年1月6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合并案,明年4月30日完成合并。
據悉,三家公司合并后,群創將更名為奇美電子,挑戰臺灣面板第一大廠友達光電的龍頭地位。
此外,群創還加緊了在中國大陸的布局,上周五同時公告,將于成都新設一子公司,暫名為群康科技(成都),投資金額約為1000萬美元,將從事LCD產品及其零組件的系統組裝及生產。
這場據聞是在“一頓飯”時間內完成的重大交易背后,是奇美和鴻海雙方整合渴求的一拍即合。
合并之前的奇美電子已經連續大幅虧損,自2008年三季度以來的四個季度,奇美電子分別虧損39.65億、310億、196億、88.35億元新臺幣,即便臺灣地區面板業陸續呈現出回暖態勢,但遲遲不能扭虧的奇美電子,已成母公司奇美集團的包袱。
奇美處于窘境,意欲接盤的人不少。據悉友達、三星等都曾與奇美電子有過洽購,但最終奇美還是選擇了鴻海。
奇美電子創始人許文龍對接盤者的要求是,合并后的公司須保留“奇美”招牌,這令友達無法接受。但有業內人士認為,真正的原因應該是奇美與友達產業鏈重合較多,并購后的調整必將傷筋動骨。
而鴻海老板郭臺銘則對此毫無顧慮。奇美所有的,正是鴻海所要的。
群創拿下索尼墨西哥工廠,強化整機制造能力,同時,攬下索尼200萬臺電視制造業務,并負責在中國大陸的部分渠道分銷。再往前看,鴻海出臺“萬馬奔騰”計劃,計劃3年內在中國大陸布下萬家3C零售門店。如今,得到奇美,郭臺銘的光電產業版圖再得充實,形成了包含從各類零組件、大小尺寸面板制造,到電視、PC代工的完整的垂直產業鏈條,這也符合郭臺銘一向推動的縱向整合方向。
攜合并奇美之勢,鴻海加緊了代工布局。11月24日,報道稱索尼西班牙電視工廠也將出售,三大液晶電視代工廠鴻海、冠捷與偉創力均全力爭取。如果拿下西班牙工廠,鴻海將手握索尼在西歐、北美、大陸三大主力市場訂單。
據統計,鴻海加上群創今年的液晶電視出貨目標只有約100萬臺,而明年的計劃目標則一躍增至1100萬臺,目標增長10倍的底氣,正是因為其拿下了索尼、三星與LG這三大廠的訂單。
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副總經理謝勤益認為,鴻海合并奇美之后,平面顯示器產業的商業模式將隨之改變。鴻海集團挾龐大組裝與訂單能力,積極往上游攻占面板市場,因其擁有強大面板產能,品牌商與其簽訂液晶電視訂單的意愿也隨之增加。
而另一方面,鴻海合并奇美,亦使我國臺灣地區面板業整合更為集中,形成與目前居世界前兩位的韓國三星電子、LG相抗的實力。
此外,在15日兩家公司的簽約儀式上,郭臺銘稱合并后的新公司將來肯定會在中國大陸建廠。
合并波及業界格局
群創與奇美的合并在代工業攪動的變局波及深遠。
盡管在合并新聞發布會上,許文龍宣布“所有跟奇美簽的約,通通都不變。”但鴻海合并奇美,形成了從各類零組件、大小尺寸面板制造,到電視、PC代工完整的垂直產業鏈條,這讓其中每一環節的同業者都極為震動。
合并消息一經傳出,友達董事長李焜耀當即馬不停蹄地在臺北到處開會,和副董事長陳炫彬、總經理陳來助討論策略,同時忙著跟重要策略伙伴盤點手中資源。臺灣拓撲產業研究所的研究員李秋緯認為,奇美和群創合并后,雙方擁有的最高面板代線依然是7.5代線,而友達的8.5高世代線已經投產。
眼下,在光電業界,有著三類企業。第一類如友達,目前主要專注于面板制造事業;第二類如韓國三星電子、LG,有面板、整機品牌兩塊業務;第三類則如合并后的奇美,既做面板,又有整機,同時還有大量代工業務。
布局全面強悍是新奇美的優勢。但同時,奇美也很有可能丟掉來自同樣具有代工業務客戶的訂單,譬如冠捷。事實上,合并消息一經傳出,即有消息稱冠捷從奇美撤單。盡管冠捷隨即否認了這一消息,但業內仍對此頗有疑慮。
冠捷今年顯示器出貨目標4500萬臺,液晶電視出貨目標指向800萬至900萬臺,明年也希望維持兩位數的成長。不過由于今年面板廠大砍資本支出,明年面板新增產能有限,有分析稱明年或還將遭遇缺貨現象,因此能夠取得足夠的面板貨源將是明年顯示器代工勝出與否的關鍵,故冠捷廣泛地與奇美電、LGD等面板廠合作。但如何應對鴻海的競爭,冠捷的態度仍值得關注。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面對新奇美電子及其背后鴻海的強勢,面板廠客戶將大洗牌,對鴻海心存忌憚的客戶訂單將涌向友達。“奇美、群創二合一,友達將少一個對手,多了些朋友。”摩根士丹利面板分析師王安亞表示。
鴻海今年強勢介入液晶電視和筆記本電腦代工業務,如今整合奇美,更成為眼下筆記本代工業前兩位企業廣達和仁寶的強勁對手。廣達與友達合作素深,還是友達第二大股東;而仁寶則是友達眼下爭取的重點對象。
參與奇美、群創“三合一”合并的統寶光電正是今年由仁寶賣與群創。仁寶又參與華映私募案,投資華映70億元,持股19.9%,成為第二大股東。同時,仁寶眼下有意布局液晶電視整機代工事業,亟需面板資源支持。奇美合并案剛剛公布,華映總經理辭職,有消息稱仁寶計算機總經理陳瑞聰未來將接任華映副董事長。
此外,奇美合并震動的不僅是原先身兼奇美客戶和鴻海競爭者身份的電子業者。據悉,本周,TCL集團總裁李東生特意造訪臺灣,第一站就是和友達董事長李焜耀會面,雙方也將洽談明年面板半成品的采購,接下來李東生還將與奇美電子高層碰面,多管齊下以確保明年面板供貨無虞。
而此前海爾集團主席張瑞敏訪臺的重頭行程也是與李焜耀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