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我們認為液晶電視是由液晶顯示器發展而來的。隨著相關技術的飛速突破,液晶電視產品在這些年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特別是咱們廣大國民物質文化水平逐步提升,再加上各大平板電視廠家都在加強技術進步,這都使得液晶電視正走進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家中。
今年的CES2009展會上,索尼、三星、飛利浦和夏普等知名廠商又一次推出了其新近研發的機型,而國內的創維、海信、海爾等民族廠商也在國內潛力巨大的市場上大有作為,并致力于進一步開拓二三級市場。從CES2009展出和隨后面市的眾多新品當中,我們可以看出液晶廠商正在賦予液晶電視產品以更多全新的特點,而液晶電視產業的發展也表現出了一系列新趨勢。
下面,筆者便同廣大影音用戶共同探討一下:
1 液晶電視正全面走向全高清
我們知道,高畫質是廣大液晶電視廠商和消費者的首要追求,許多顯示廠商也都這些年來采用強大的視頻數碼引擎,并致力于將標清信號提升至接近1080P 的全高清分辨率。大家可以到市面上看一下,全高清在幾年前可能還是高不可攀,而現在的液晶電視則正在全面走向全高清。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么樣的液晶產品才算得上是全高清液晶電視:
所謂全高清(FULL HD),就是指物理分辨率高達1920×1080顯示(包括1080i和1080P),其中i(interlace)是指隔行掃描,而P(Progressive)則代表逐行掃描。這兩者在畫面的精細度上有著很大的差別,1080P的畫質要勝過1080i,現在的全高清也基本是1080p。而我們則對應地把720p稱為標準高清。顯而易見的,由于在傳輸的過程中數據信息更加豐富,1080p在影像顯示的分辨率上也更有優勢。尤其在大屏幕電視方面,我們一般認為1080p能確保更清晰的畫質,也代指我們通常說的全高清。
在08年年初的時候,在國內市場上主流尺寸的高清機型(40-47英寸)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分辨率為1366×768的液晶電視所占的市場份額還是非常大的,可以占據市場總份額的1/3左右。現如今可是大不一樣了,在上述主流顯示尺寸的機型當中,1080p全高清分辨率的液晶電視也完全占據了絕對優勢,而720p級的液晶電視已經只能堅守超低價同類產品的戰線,其市場售價如今也只能在3000元左右徘徊,也大多被列為“家電下鄉”的液晶電視產品。
從2006年全高清投影面市至今,這短短三年的時間內,全高清液晶電視的發展真有點兒超乎人們的想象。然而這也是大勢所趨,為什么這樣說呢?分析一下,原因大概有三:首先,液晶面板的市場售價不斷下跌,當前的全高清分辨率與標準高清面板售價已經相差無幾,用哪個不都是用嘛;二是全高清片源的不斷豐富,原先主流的1366×768液晶電視并不能發揮全高清影片的優勢了;最后,大家伙兒對影音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消費者對于電視的要求也是愈發高漲,這也促使液晶電視廠商要不斷提升產品的性能和質量。
所以說,全高清液晶電視的全面普及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而且這項發展特征也正趨于成熟。然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廣大液晶電視還得朝著全高清的方向大踏步前行。當然,我們消費者也是充滿信心的,也有業內人士預測2010年推出的主流液晶電視將全部是全高清。
然而,我們還得注意一個問題,那便是以32英寸為代表的小尺寸液晶電視,這或許是個特例。32/37英寸采用全高清分辨率液晶面板一直被認為是浪費資源,或者說,在2-2.5米觀看距離上,全高清與標準高清之間的畫面效果區別是看不出來的。依次為標準,目前的市面上32/37英寸全高清液晶電視是非常少的,而這也并非各品牌液晶電視在全高清化上重點發展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