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期的影院,可謂是大片云集、影院人頭攢動、發行商賺的盆滿缽滿,而今年與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暑期檔加入了更多的3D元素。雖然之前夢工廠的“大戰外星人”遭遇了票房滑鐵盧,但在此次暑期檔上映的兩部3D電影“冰河世紀3”以及“飛屋環游記”都獲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績。
然而3D電影也就意味著更高的價格,筆者兩部電影都看過,平均每場的價格在90大元左右(還是早場,夜場更貴),相比其他電影60-70左右的均價來,著實有些小貴,尤其在看“飛屋環游記”時甚至交了100文的眼鏡押金,可見3D電影的身價非同一般了。
這幾天在逛高清網站,正好發現有3D版的“鬼媽媽”下載,于是乎瞬間就有了下載的沖動。且慢——這玩意兒到底能不能看出3D的效果呢?趕緊上網掃描結果,居然在某購物網站中發現了專用眼鏡,除了“鬼媽媽”以外,還支持“地心游記3D”以及“我的血腥情人節”等兩部電影,價格從5元到15元不等,兩者的區別在于塑料與紙質的鏡架?紤]到個人是一個電影愛好者,不可能只看一次就不再使用了,索性將心一橫——上貴的!
買之前非常仔細的詢問了經銷商關于眼鏡是否需要和顯示設備搭配的問題,因為早期的3D技術對顯示器的刷新率有很高的要求,甚至只有CRT顯示器才能支持3D的效果,而NVIDIA的3D技術也需要通過顯卡以及特制眼鏡以及軟件的配合才能獲得3D的效果。不過經銷商表示可以放心購買,不會有任何的顯示設備問題。
幾乎是眼鏡到手的同時,電影也下好了。眼鏡顯得有些粗糙,但也管不了這么多了,趕緊開電影看效果。
先看下不戴眼鏡時候的效果,畫面的邊緣有紅色以及綠色的虛影,在影片開始顯示字幕的時候效果并不夠明顯。不戴眼鏡也并不影響觀看,隨著影片內容的出現,畫面的重影開始顯得越來越嚴重,不戴眼鏡看來是不行了。
初戴上眼鏡的時候非常不適應,眼鏡難以對焦至顯示器上,大約2-3秒后3D的效果被體現了出來。應該說3D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字幕和畫面之間可以明顯的看出縱深的感覺,人和背景之間體現出了一定的距離感來,同時字幕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出在最前方。
應該說“鬼媽媽”這部3D電影還是比較好的體現出了3D的感覺來,對于看慣了2D電影的我們來說,多少會有些新鮮感。但要說缺點么,也還是比較明顯的——色彩。
在這里用照片很難說明問題了,看電影的色彩始終是在紅色以及綠色兩種顏色之間切換,整部電影的色彩比較奇怪,當然這個可能會和電影本身的色彩有關,也有可能是需要兩個眼睛調整到一定的角度(也就是做斗雞眼狀)的情況下才能表現出最佳的效果,總之下一部高清片用了整整兩天一夜,這里也就不再下一部2D的電影做色彩對比了,15塊錢的3D電影總之也能湊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