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08年上半年重點城市平板電視排行前10位品牌品牌集中度呈繼續提高態勢。這可能預示兩個結果:一是預示著品牌淘汰的開始,從這個角度分析,目前平板電視的品牌競爭態勢和競爭手段與2004-2006年國內空調市場競爭有類似的地方,只是制約競爭的因素不盡相同;二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引起的市場份額的重新分配之后,出現短時間的消費需求集中釋放現象。
雖然奧運影響帶動行業回暖,挽回了08年一季度的電視銷售整體下滑的態勢,平板電視銷售同比增長40%,但實際情況如何,個中冷暖企業自知。價格戰的過早打響和提前放量,相信金秋假日或許對于某些企業就是“最后的戰役”了,所以民族品牌率先降價,挑起價格戰。目前外資企業并未完全對此作出反應,形式很難估計。
如何面對未來的寒冬,相信廠家比我們想的更多,媒體在這個多事之“秋”,則要冷靜的旁觀,得到信息回饋同時給予廠商引導和評價也是媒體的責任。512除了帶給我們悲痛,王老吉和萬科不同的公關策略也值得我們深思,因為形勢的背后總是挑戰與機會并存。劉翔之所以是劉翔,因為他不只是跳了,而且很會跑;當哥倫布在歐洲大陸無力作為的時候,也只有新大陸才是其事業的歸宿……在不放棄原有的優勢下,開發“新大陸”,尋找新的增長點,這種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
當然要轉型也要有看點,這是一個眼球經濟的年代,在這樣一個2.0概念滿天飛的年代里,沒有點新概念拿出來秀一下,沒人愿意理你,而家電這樣的親民行業更是如此。尤其現在金九銀十在即,這個敏感的時期,概念的威力更加被放大了。
成功的概念宣傳不僅表明了你對行業趨勢的預測,同時這個概念也表明你在這個行業的位置,究竟是領導者還是追隨者。創維酷開的銷售奪金無疑是個很好的啟示,如果說創維是開路先鋒,那么先發后至的TCL無疑更具優勢,X9的橫空出世必然會帶來一場腥風血雨。類似強大的性能之類的廢話每個人都在講,而真正吸引眼球的是“能帶來互動性和融合數碼娛樂”的概念。蓋茨對網絡終端機的描述相信很多人仍記憶猶新,整合網絡、互動、數碼的機器最終自然會整合家電和IT行業。回想李東生堅決不放棄電腦業務的原因,不禁令人生出很多感慨,更令人期待擁有屬于自己民族的三星、索尼、微軟。
在保留現有優勢的條件下,尋找新的產業的結合點和細分市場,國際巨頭冷眼旁觀,但是機會當前又如狙擊手一樣的迅速準確,作為后來者,我們唯一最需要的就是這樣的眼睛。每個人有足夠的理由去懷疑哥倫布在到達美洲之前到底有多少信心,但是不同于導演隨意剪輯的電影,陣勢的市場規則只有一個——成王敗寇。在外資品牌的強大壓力之下,對抗洋品牌價格戰是一次艱難的博弈,除此之外的選擇差異化道路則更加技高一籌。沒有人愿意被動挨打,沒有人會選擇坐以待斃,進攻是最好的防守:TCL等民族企業已經做好迎接新大陸的準備。
沒有爭議的成功算不得成功!筆者只愿“李東生們”能知道,他們可以走的更加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