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信息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學校,它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增強教學效果等方面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學校教育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課堂教學信息化,這就對教師在課堂上應用信息技術的知識和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專家指出:課堂面授教學信息化需要特殊綜合技術,交互式白板正是這種解決方案,它定將成為課堂教學信息化的首選,并很快發(fā)展成為課堂信息化教學的主流技術。
2004年,英國交互式白板課堂教學的經(jīng)驗首次被引入國內,在北京市的一些中小學開展了運用交互式白板進行課堂教學的實驗。2005年,上海市教委領導著手把交互式白板引入中小學教育,首先在浦東新區(qū)三所中學試點,筆者所在的上南中學有幸成為其中一員,率先體驗了這種在國外推崇倍至的SMART Board交互式白板。
在參與課題研究的過程中,筆者的確發(fā)現(xiàn)交互式白板對于傳統(tǒng)教學工具來說有不少優(yōu)勢,特別體現(xiàn)在教學手段和教學策略的選擇方面。以下簡單介紹一些應用案例以及對如何推廣所做的思考,由于筆者是負責技術的課題組成員,因此更多的是從交互式白板使用的技術層面進行分析,希望能對交互式白板在未來的推廣有所幫助。
應用案例
案例一:數(shù)學課上,教學內容是用坐標軸的平移解圓的方程,教師用手把坐標軸平移,使其中心對準圓心,簡單的動作即能達到要求,并能根據(jù)學生的思路改變平移方式,可以選擇平移坐標軸,也可以選擇平移圓。
在交互式白板上做這些動作輕而易舉,而且能夠更形象地表達教師的設計思路,學生的理解也更為直接。其它教學手段中,雖然PPT也能做到這些效果,但是教學過程只能按照教師事先設計好的步驟進行,遇到變化情況時難以及時修正,甚至只能一筆帶過,從而有可能扼殺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維的火花,這對于現(xiàn)代教學來說是極為不利甚至是災難性的,而交互式白板的優(yōu)勢有力的彌補了這些缺陷。二期課改中非常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如果由于技術限制而抹殺學生在課堂上的智慧火化,那將是非常可惜的。應用電子白板,又能進一步要求教師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學科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以及課堂教學的應變能力。
案例二:在語文學科的作文講評課上,教師把事先掃描好的學生習作在白板上打開,拿起智能筆邊談邊改,學生有什么問題可以及時提出,討論好的結果可以在白板前修改,修改完的作品馬上存盤。
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談自己的想法,隨時在白板上記錄下課堂發(fā)生的點點滴滴,不必總想著記筆記,課后完全可以再次打開存盤的文件進行復習,交互式白板的優(yōu)勢又一次展現(xiàn)。
案例三:在政治學科學習世界各國的貨幣政策時,教師打開網(wǎng)站,對各國的貨幣及貨幣政策作生動和圖文并茂的介紹。
交互式白板能增加課堂容量是課題組教師普遍反映的情況,特別象政治課這種實效性很強的學科,時政課上教師需要根據(jù)時事的變化及時改變教學內容,交互式白板此時就能充分發(fā)揮作用。
案例四:在信息科技學科網(wǎng)絡知識教學中,教師從八個小組展示的家庭組網(wǎng)方案中篩選出有代表性的方案,用復制、粘貼的方式復制到第二張頁面上,準備進入下階段有重點的深入學習。這又是交互式白板的突出優(yōu)勢,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反饋及時選擇教學內容,改變教學策略,對學生小組的方案去蕪存菁,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同時,對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