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上千萬元的自助式KTV,一兩百萬元就可以轉讓。過去一段時間,我市約有10家KTV要么轉手,要么關門大吉。市場人士稱,這個行業已經顯現惡性競爭的態勢。
據業內人士透露,近期倒閉的KTV有阿布達、紳星、唱游天堂等,現有的KTV也約一半處于微利或不盈不虧狀態,不少實力弱的企業已經舉步維艱,正在著手轉讓,或瀕臨關閉。
投資動輒上千萬元
據統計,三年前,思明、湖里兩區的KTV約有20家,而在今年上半年已經發展至三四十家,而且新開的KTV都朝大型化方向發展,單店包廂數量都在50個以上,甚至上百個。
KTV這個行業雖然技術門檻不高,但是資金投入不少。據了解,一個中型包廂的內部裝修和音響費用總計在10萬元以上,一個擁有七八十個包廂的KTV,僅硬件的前期投入就超過1千萬元。如果加上員工工資、房租、水電費用,總投資不是小數目。
燒錢像是無底洞
KTV不光前期投資大、維持日常運營的費用也高。魅力元素負責人透露,為了努力提升音響質量、視頻效果和包廂的硬件環境,該公司對音響設備進行升級,在功放器內加裝了音效芯片。通過升級,大大提升了音樂、人聲的表現力和音效的震撼力。XO2、芭啦芭啦等KTV也都不斷在改進硬件設施。
據了解,魅力元素2005年開業時,花在音響和中央點歌系統的錢高達200萬元。此后,每年設備維護、升級的費用都要數十萬元。此外,其他成本也不斷提升。例如,一個普通服務生3年前月薪約1000元,而目前約1500元,上漲了50%。但是對任何一個KTV而言,增加投資后能否收回成本,誰都沒有把握。
贏利空間被壓縮
業內知情人士透露,KTV贏利來源主要為包廂費和酒水飲料消費。由于競爭十分激烈,各家KTV不得不推出各種包廂費優惠折扣。魅力元素、XO2、芭啦芭啦等KTV在下午、午夜等時段都有很大幅度的優惠折扣,甚至還推出下午包時段優惠,7小時只需三四十元。即便在晚上黃金時段,也可享受五至七折不等的優惠。此外,在超市消費兩三百元就可抵用包廂費。
以前,自助式KTV附帶超市還是企業的贏利點之一。而現在由于競爭十分激烈,而且光顧KTV的顧客已轉變為私人消費為主,對高檔酒的購買量日益減少,對普通酒水的價格也很敏感,這導致KTV超市的價格定位不能像夜總會,而是逐步與社會上的超市看齊。
正因為如此,不少KTV看起來燈火輝煌,生意也似乎挺火爆,但是由于收入很低,已陷入“賠本賺吆喝”的境地。業內人士預計,由于KTV行業同質化競爭已經十分嚴重,市場需求也趨向飽和。看似火暴的KTV市場,其實已經進入惡性循環,今后該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一些小規模的自助KTV將難以生存,“大魚吃小魚”的局面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