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等離子電視市場發展迅猛,各廠家好像也不約而同欲在中小尺寸上做文章。隨著等離子電視的價格持續下降,中小尺寸等離子電視的銷量急劇增加。以前大尺寸占主導的等離子電視已經向中小尺寸進發。
中怡康監測數據顯示,2008年1~5月份,32英寸等離子電視以12.86萬臺的銷售量居等離子電視銷售量首位,42英寸和50英寸等離子電視分別以11.2萬臺和7.18萬臺列第二和第三位。值得一提的是,在銷售額方面,42英寸以9.64億元超越50英寸(9.38億元)位居等離子電視銷售額榜首,而32英寸以5.92億元位列第三。照以上數據計算,中小尺寸等離子電視的銷售量已占等離子電視銷售總量的76.4%,銷售額已占等離子電視銷售總量的59.8%。
其實,廠商也看到等離子電視在中小尺寸的商機。他們在完善32英寸以及42英寸產品的同時,不約而同地在37英寸產品線上發力。
今年6月,海信自主研發的37英寸等離子電視在全國市場批量上市,填補了中國等離子電視在37英寸這一尺寸的空白。而早在今年4月份,長虹已經推出37英寸等離子電視,型號為PT37618。日立也將于今年7月和8月推出32英寸及37英寸等離子電視。
今年夏天,市面上的37英寸等離子電視將由原先的松下1家變為4家,這極大地豐富了等離子電視產品線。有專家指出,相比液晶電視,32英寸、37英寸、42英寸等離子電視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特別是37英寸等離子電視,若將其價格定位在32英寸液晶電視的檔次,那么它的拓展空間是相當大的。
隨著37英寸等離子電視市場的全面啟動,等離子電視已在中小尺寸方面獲得突破。加之原先在大屏幕方面的優勢,等離子電視已在32英寸到150英寸的產品范圍內全面開花,這在無形之中給液晶電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