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公司押注4年一度的“五環特需”
從公開的資料來看,日本各大彩電廠家均大幅調高了2008年度平板電視銷售計劃,其中索尼調增60%,松下46%,夏普21%,東芝、日立等也不同程度的調高了本年度的銷售計劃。
數碼相機8大品牌銷售計劃較去年總體增長14%,總計1億1312萬臺銷售計劃,如果順利實現的話,將首次突破億臺大關,把數碼相機市場推向更高的市場平臺。除了電視、藍光DVD、數碼相機以外,日本佳能公司推出了能夠進行中文發音的「WordtankV903」電子詞典。卡西歐6月下旬將推出能夠準確對應北京時間的「RISEMANGW-9200」電子表。從這一點來說,奧運商戰已稱為數字家電界一致參與名副其實的“競技場”或者“角斗場”。
奧運商戰或是日本上游制造企業的“生死戰”
據日本總研(JRI)預測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將為低迷的日本消費市場注入一支“興奮劑”,帶來可觀的需求增長,其中僅液晶電視、普通DVD市場就達到100億日元左右。日本國內面臨老齡化、生育率人口問題;經濟持續不景氣,美國次級貸危機前景不明,原材料、能源價格上漲的宏觀經濟不利形勢;以及企業收益下降、就業率下降、失業率增高、工資下降,消費者信心下降,內需嚴重不足消費市場困局。北京奧運會本身就是全日本企業共同期待市場“復活”的導火索。
但是,在奧運商戰烏云漫卷,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前夜,也不能過于樂觀。2008年5月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Dai-Ichi-Life)將去年年末所發布的4600億元奧運匹克經濟影響的預測調減為3450億元。首席經濟學家永濱利廣先生預測「(北京奧運會對日本經濟總量的影響)比上次的雅典奧運會要少一些」。
如果奧林匹克商戰最終稱為“一槍未放”未開打便結束的一場“空戰”,各大公司信誓旦旦的奧運商戰“作戰計劃”勢必造成庫存商品的嚴重積壓,一場更大更血腥的戰爭也許不可避免,對于那些“困獸猶斗”,“死地而后生”的企業們而言無疑將面臨“滅頂之災”。奧林匹克是「機會」?還是「陷阱」?包括數字家電生產企業在內的上游各制造廠商,早在奧林匹克商戰的正式上演前,手里就握一把汗了。
對奧運商戰的矛盾心態,無疑將激化日本家電廠商在終端市場的競爭。那么日本家電連鎖行業又將抱著什么樣的心態,采取什么樣的“戰術”,確保在此次奧運商戰“必勝”戰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