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分頁瀏覽 | 全文瀏覽
質疑二:同樣出身畫質如何更出色?
曾經讓不少外資品牌引以為傲的質量,在產品嚴重同質化的今天,已經不再成為外資平板領先的“資本”。“由于平板電視的芯片等軟技術應用及顯示屏等顯示硬件的選配同質化,本土品牌與外資品牌在技術上處于同一起跑線。”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陸刃波分析指出。據了解,目前液晶電視最核心的技術就是面板和圖像處理芯片,雖然各品牌的宣傳側重各有不同,但在核心技術層面并無實質差別。
Dis-playsearch中國首席代表張兵指出,由于上游資源高度集中,目前企業能選擇的屏資源集中在LG-飛利浦、S-LCD、夏普以及臺灣奇美等廠家統一供應,而芯片資源也集中在PIXELWORKS、GENESIS和泰鼎等企業,因此無論是外資還是國產,采購資源可供選擇的范圍并不大。外資企業,除了飛利浦采用自己獨家開發的逐點晶晰外,其他無非也就是PIXELWORKS、GENESIS和泰鼎(Trident)的芯片技術。
“芯片、面板等上游核心部件是完全開放的,同樣的芯片意味著同樣的品質。”業內專家指出,像索尼熱銷的V系列液晶電視,采用的是Trident芯片,國產品牌也多采用Trident芯片,卻不需要進口關稅,所以或更具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