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促銷 中外彩電企業陷入持久戰
隨著奧運會的即將開幕,平板市場從今年年初就進入了銷售的高峰期,許多消費者都希望在奧運前期選購一款出色的平板電視來享受奧運賽事帶來的激情畫面。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價格決定了消費者是否選購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各彩電企業之間的價格戰也一直在延續。近期由國內一線彩電品牌康佳、TCL、海信、長虹、廈華五家彩電巨人聯合組建的“中國彩電聯盟”則應運而生。
中國彩電發展多年,以廈華、長虹、康佳、海信與TCL為代表的國產品牌,單一的品牌價值并不差,但是,作為“中國彩電”這一集體品牌,其價值遠不如“日本彩電”,原因何在?用日本人的話講就是“打一個中國人難,打三個中國人易”,因為中國彩電行業缺乏“集體品牌”優勢與“所在國”品牌優勢。
前一段時間的液晶模組紛紛上馬,就是“中國彩電聯盟”成員相互協調一致后的大閱兵。TCL集團液晶電視模組項目與海信、長虹、康佳和廈華等同時啟動,市場推廣動作的高度一致和出色成效令外資彩電陣營十分震撼。TCL液晶模組項目第一期項目預計年產量為233萬件,整個“中國彩電聯盟”液晶模組項目超過2000萬件,聯盟的技術實力將大幅增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家電專家施業傳表示,頻頻降價的洋彩電平均只高出國產彩電15%%左右,外資彩電的品牌與技術優勢喪失極大。而擅于打價格戰的國產品牌則頻頻在彩電芯片與液晶模組上獲得質的突破,中外彩電相互進入到對方最擅長的后方進行大混戰。
施業傳指出,外資彩電主要是前沿概念與技術領先,但真正實用的核心技術反而落后于國產彩電。國產彩電零配件是國產巨頭們自己生產,而洋彩電則主要依賴雜牌中小企業的超低價招標。而從最有產品決定力的熟練技工來說,聯盟成員全部是國有企業脫胎而來,比外資的高素質工人更多。
同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家電課題組指出,在奧運彩電“更高、更大、更快”的消費趨勢下,“中國運動平板排行榜”調查中,康佳以96分高居第一名,海信與TCL以95.8并列第二位,長虹、廈華、三星、夏普與索尼也緊跟其后,飛利浦、海爾、三洋與創維和上廣電等二線彩電陣營也表現不錯。
國產品牌雖然在前沿概念上不如外資品牌,但在運動平板的實用技術上稍微領先洋品牌,康佳自打出i-sport運動牌以來,一直是奧運彩電市場的最亮點。康佳、海信、TCL、廈華與長虹已占據了全國運動彩電57%%的市場份額。
綜合平板電視市場,旺季促銷如果長期陷入持久戰,國產品牌在擁有各方面優越的條件下,必定全面超越外資品牌。尤其在國產品牌顯示技術和特色功能日益強大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得到大眾消費者的認可,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國產品牌將吸引更多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