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一季度,三星成為液晶電視銷售量冠軍,銷售量市場占有率為10.3%。海信其次,銷售量市場占有率為9.3%,第三是創維,銷售量市場占有率為8.6%。中國液晶電視市場銷售量TOP10的企業被中外品牌平分,國內品牌分別是海信、創維、康佳、長虹、TCL,外資品牌分別是三星、飛利浦、索尼、夏普、東芝。
等離子電視市場上,松下獲得2008年第一季度等離子電視銷售量冠軍,市場占有率為29.5%,日立第二,銷售量市場占有率26.8 %,長虹獲得第三,銷售量市場占有率為11.3 %。TOP10的企業中,國內品牌有6位,分別是長虹、海信、康佳、海爾、創維、廈華,外資品牌有4位,分別是松下、日立和LG、三星。
長期來看,國內品牌和外資品牌將進入“全面競爭”階段,各有優勢,難分勝負。
1、液晶電視領域:國內品牌正在進行“產業突圍”
中國的液晶電視產業被國家列為戰略性產業,在政策上、資金上給與大力扶持,為產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在國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和以廣東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產業集群正在逐步形成,帶動整個產業發展。
同時,中國的液晶電視廠商也在積極向上游挺進,繼海信進軍液晶模組領域之后,創維、TCL也相繼涉足液晶模組生產,相對于上游面板的高投資、高技術,進軍液晶模組對中國企業來說不失為向上游產業整合的一個好途徑。
隨著國內產業配套環境的日益完善以及液晶電視廠商產業鏈整合的進一步深化,國內品牌將會由“被動”轉變為“主動”,提升競爭力。
2、等離子電視領域:國內品牌已經開始“發力市場”
國內品牌開始在等離子電視市場發力,一方面長虹和熊貓電子相繼挺進上游領域,長虹的首期等離子顯示屏工廠將于7月正式投產,南京熊貓電子集團的PDP面板產業化項目已于去年底開始開工建設,這對上游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內品牌企業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繼2007年LG推出32寸等離子面板之后,2008年日立、松下、三星SDI等等離子巨頭都將在中國隆重推出32寸、37寸等離子面板,而且產品符合中國的高清要求。整個等離子產品線將更加完善。
2008年,國內品牌長虹、海信、創維、海爾等企業開始紛紛加大在等離子電視上的投入,將成為等離子電視市場競爭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