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外資品牌產品投訴嚴重高于國內品牌的原因還包括外資品牌普遍落后的售后服務政策。
據悉,目前,國內平板電視機品牌普遍實行產品整機的一年包修、主要配件和屏幕3年包修的三包政策。這樣的三包政策和傳統彩電別無二異。
但是,大部分外資品牌的平板電視產品的三包期限明顯低于國內品牌產品。部分外資品牌的平板電視屏幕僅有兩年的包修期限,甚至有些外資品牌只對電視機屏幕進行一年的包修承諾。專家分析,外資品牌的這種做法恰恰是對產品質量“不自信”的表現。
同時,據專家介紹,外資品牌在CRT產品時代的后期,產品線普遍收縮。這導致在平板時期,外資品牌很少擁有完善的覆蓋全國的售后體系。外資品牌更愿意選擇外包的方式處理售后服務業務,這樣可以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但是,同時也勢必會影響售后服務的專業化程度和最終服務質量。
據國研中心調研報告稱,外資品牌產品投訴水平明顯國內品牌。其中,國內品牌售后投訴最少的TCL投訴率僅為 0.05%,排在其后的海信、康佳、長虹、廈華等品牌差距也非常微小。但是外資品牌中投訴最高的夏普居然達到3.2%,是國內投訴最低的TCL品牌的64倍之多。此外,索尼2.2%、松下1.7%、東芝1.5%、日立1.4%,等的投訴數據也不低。平均來看,外資品牌投訴率達到國內品牌的40倍之巨。
據中國家電維修協會稱:以TCL、長虹、康佳、海信與創維為首的國產品牌,紛紛開展免費上門服務、“盡享 +1服務”活動,以專業導購、快速響應服務、更高保修承諾為核心構建自身的優秀售服體系,讓外資彩電相形見絀。
而在產品質量上,外資品牌也受到平板零配件質量差、維修價格特別高的“抱怨”。據國研中心調研數據顯示在“平板品質榜”調查中,TCL以96.3分名列第一位,長虹、海信、康佳創維、海爾、廈華、夏新等品牌均以較高的分數緊排其后。但是外資彩電的“平板品質榜”評分均低至61~70分的10分區間,與國內品牌產品拉開了巨大差距。
專家認為,外資品牌“品質泡沫”的集體破裂早在意料之中。其一是,國內制造的整體進步,已經使國內制造產品品質足以抗衡任何一家外國企業。同時,外資產品以低價低質占領市場的策略早已經注定外資品牌的質量門、售后門是“包在紙里的火”,露餡是早晚的事!
分析認為,06年以來外資品牌在平板市場一系列的做法釀成了今天的質量門、售后門災難。這種犧牲品質和品牌搶市場的行為是不能長久。“一旦陰謀暴露在陽光下,它就將是最大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