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提升盈利能力
平板顯示時代的來臨,對國內彩電企業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當前,全球各國相繼列出了實現電視節目數字化,關閉模擬電視的進程表,PDP 電視作為數字顯示終端設備的最佳選擇之一,即將迎來巨大的市場機會。
而目前的PDP產業現狀是:平板電視上游屏的主要制造廠家集中在日、韓和歐洲等國家,這些企業為了確保自己的寡頭壟斷地位,無一例外全都實施垂直整合,既生產屏,又生產整機,鮮有額外的且具有競爭力的屏提供給其他廠家,使得國內整機企業無法獲得對等的競爭資源。平板核心技術和產業鏈的短缺已經成為制約中國電視產業發展的主要障礙。趙勇清醒地認識到:“如果無法掌握上游屏資源,中國電視整機企業就會逐步淪落為沒有話語權的廉價的組裝車間。”因此,對長虹來說,投資PDP模組項目,首先就是解決長虹平板電視發展戰略的問題。
據介紹,PDP 模組是PDP 電視中最為關鍵的零組件,占整機成本的70%~80%,銷售平板電視機從制造環節上來講就是銷售模組,它也正是PDP 電視高額利潤的所在。長虹高起點介入PDP模組產業,一期項目投產后將打破日、韓等國對于PDP屏的壟斷格局,躋身世界四大PDP模組制造廠商之一,一舉結束目前在大屏幕平板產業國內無屏的局面,獲得PDP產業發展的主動權,帶來長虹后續競爭地位的變化。
根據預測,長虹PDP項目一期量產后,將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7億美元左右。從上市公司四川長虹2005年的年度報告觀察,公司產業結構中占比重最大的彩電主營業務收入為99.32億元人民幣,毛利率為18.44,比重在其次的IT產品和空調主營業務收入在20億元人民幣左右,毛利率水平都沒有超過20%。可以預見,PDP模組產品將使長虹整體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趙勇曾經表示,一旦PDP項目風險釋放完畢,實現盈利,長虹將考慮將這筆優良資產注入上市公司,這也給四川長虹未來的盈利預期帶來了較大的想象空間。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長虹進入PDP模組領域,將使整個行業競爭趨于良性,同時能改變PDP電視產業的規模,做大PDP電視產業蛋糕,使產業鏈各個環節都能獲益和健康發展。同時使國內企業真正融入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產業鏈盈利狀況將得到根本改變。
推動建立中國PDP產業鏈
長虹相關負責人表示,進軍PDP屏是長虹充分考慮自身、行業乃至中國制造業之后做出的一個戰略抉擇。長虹將以此為起點,實施兩個戰略:一是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實現量產;二是在量產的基礎上,聯合國內產業,建立政府支持下的“中國PDP屏產業集群”。
世紀雙虹總經理田小紅表示,在PDP模組項目建設的同時,長虹將借鑒韓國以產品帶動產業的現代工業發展模式,以PDP模組為龍頭產品,充分發揮國內的科研力量,利用國內的相關產業資源,形成立足于在國內建立起包含基礎技術研究和技術升級的科研平臺,立足于在國內建立起全面的包含材料、設備、器件的產業配套平臺,立足于在國內建立完整的PDP產業鏈,從而在國內形成完整的PDP配套產業布局,徹底解決平板顯示時代中國產業鏈缺失的戰略問題。未來長虹將在綿陽建設國內PDP產業基地,引導PDP產業的各產業鏈發展,并支持PDP配套產業在國內的建成。
PDP產業鏈縱向將包括屏材料相關產業鏈,涉及平板玻璃、感光性導電漿料、玻璃漿料和感光材料;驅動線路相關產業鏈,涉及IC設計、半導體制造、厚膜集成電路、元器件、PCB、SMT,金屬結構件,線路程序化設計和數字音視頻信號處理;模組制造涉及到的加工制造技術應用產業鏈,涉及光刻技術、高溫燒結技術、真空鍍膜技術、大面積玻璃切割技術、刻蝕微電子加工技術、印刷微電子技術,漏印板制造技術,光掩膜模板加工技術,激光加工技術、微米級缺陷檢測技術和微米級膜厚檢測技術,以及模組制造相關新型顯示器件設備制造的技術應用產業鏈等,橫向則可向其他新型顯示器件延伸,如FFL、PLED、SED等領域。
據田小紅介紹,圍繞PDP產業鏈建設,長虹PDP項目已經開始六大方面的技術研發。第一,PDP模組最重要的部分為驅動線路。目前長虹正在聯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以及相應的IC 制造廠商,進行關鍵IC-驅動IC 的自主研發;第二,PDP 模組的邏輯控制部分指揮模組中各個電路工作和控制其間的協同工作,是PDP 模組的大腦,目前長虹與彩虹進展順利;第三,制造PDP 模組的重大投資在于制造設備,該項目聯合七星華創等在國內PDP 行業已創業績的公司,共同進行設備的自主研制;第四,制造PDP 模組的另外一個關鍵在于材料,工藝和設備的改進與材料的研發息息相關,目前已經廣泛展開材料的自主研發;第五,電源是PDP模組的關鍵和重要組成部分,是PDP 模組的心臟。目前長虹已成立虹欣電源公司,負責PDP 電源研制。第六,東南大學蔭置式PDP 技術在國家863計劃支持下取得持續進步,項目充分關注和支持該PDP 技術。此外,中科院、西安交大等也在相關領域積累很多學術成果。
長虹新聞發言人何克思稱,通過建立中國自己的PDP產業鏈,將打破國外對PDP 核心技術的壟斷,有效地實現PDP 技術中的核心器件———PDP 模組的國產化,在技術上達到或超過競爭對手的產品水平,在平板電視產業方面建立起本土競爭力,形成可持續的產業發展平臺,推動我國PDP 以及整個彩電產業的發展。同時,將為我國高科技企業發展的產業聯盟發展模式積累經驗。
產經人士認為,“很顯然,中國有比較好的元器件等配套產業基礎,長虹已經點燃中國PDP產業鏈的熱度,其中所蘊涵的發展空間是巨大的。”在2006年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牽頭成立的PDP專業委員會上,長虹被選為主任單位。目前看來,長虹已經開始全身心推動中國PDP產業發展。
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大步
在2006年底的投資者見面會上,趙勇用“一個調整的結束,一個調整的開始”描述了長虹的現狀。他認為“長虹已經結束多年來銷售和盈利持續徘徊不前、甚至后退的被動局面,而開始一個良性、持續的增長性調整,開始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性調整,質的調整在于培養長虹的核心能力。”不過,要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調整,長虹“還需過‘三道坎’,即解決高科技行業與低附加值、規模化產業與精細化管理、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這三個問題。”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趙勇提出的這“三道坎”,其實是中國家電業乃至整個中國制造業所面臨的共性問題,跨越“三道坎”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跨越的過程。 應對這些問題,趙勇開出了三劑良方:“核心技術突破、組織流程再造以及自主品牌建設。”
事實上,遵循趙勇“三坐標戰略”發展思路的長虹,其“良性、持續的增長性調整”已經初顯成效。可以說,PDP項目正是沿著長虹產業發展“三坐標戰略”方向,產業價值鏈得到戰略延伸,為應對“高科技行業與低附加值”的挑戰邁出實質性步伐。PDP項目將使長虹的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長虹在電視領域特別是在未來的高清電視領域的核心競爭能力也將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時也為中國家電建立平板電視產業鏈綜合競爭力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在經歷近3年的調整,長虹的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都迎來了“拐點”,各個產業單元均出現了較快的增長,呈現出“傳統產業穩固向前,新興產業快速崛起,組織架構進一步優化,產業協同效應日益顯著”的局面。
統計數據表明,在傳統CRT電視領域,長虹的毛利率已經超過20%;在平板電視領域,2006年長虹成為中國首家開始盈利的企業。長虹旗下的美菱電器2006年也迎來歷史性增長,去年前7個月,美菱冰箱已經實現了2005年全年的內銷銷量。去年1-8月,在國內市場,美菱冰箱銷量同比增長40.9%,市場地位“坐三爭二”;在海外市場,美菱成功搶灘北美,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長206.25%,對整個美洲出口同比增長267.37%。
長虹的IT旗艦企業長虹佳華,以連續兩年40%的業務增速成為中國最好的IT分銷商之一。其自有品牌業務,長虹數霸客廳娛樂中心———中國首個完全實現家電化操作的3C融合產品———也已經出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的客廳。2006年前三季,長虹手機銷售收入逼近10億元,成為中國市場成長最快的品牌,還被中國消費電子年會評為“2007手機最具成長性品牌”。
從2005年開始,長虹業績保持了30%的增速,更為重要的是,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命系彩電”的格局悄悄發生變化,2006年前9個月,長虹彩電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首次回落到50%以內,占比48.83%,而以IT、通訊為代表的新興業務占比23%。
不過市場人士也指出,要長期保持這種增長勢頭,靠單一的產品策略和市場策略顯然很難實現,關鍵在于樹立產業鏈綜合競爭力,掌控上游資源。長虹進軍PDP屏,即是突破核心技術、進軍上游關鍵部品,提升附加值的有效策略,為中國家電建立平板電視產業鏈綜合競爭力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趙勇表示,長虹已經形成集成電路設計、嵌入式軟件設計、工業設計等三大核心技術能力,長虹正在以“利潤導向”取代過去的“規模導向”的發展思路,以“韌性、信心、開放”的創新觀念,努力培養關鍵技術創新、系統集成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三大創新能力。在未來3-5年的時間,長虹的規模與盈利將保持相當的增長速度,而且將爭取盈利能力的增長速度大于銷售收入的增長速度。趙勇指出,PDP項目是長虹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大步,“長虹的未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