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隨著人們對數字視聽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清電視信號、BD/HD片源開始出爐,HDTV開始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不可懷疑的是,目前國內還有很多朋友對HDTV的認識并不高。今天,筆者就要正式帶領大家走入“高清”的世界。
首先,歡迎大家隨筆者來到了HDTV的世界,我們首先來看一下HDTV的定義:
什么是HDTV
HDTV,(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直譯為高清晰度電視,又稱高清電視、高解像電視和高畫質電視,是一種電視業務下的新型產品,原ITU-R給高清晰度電視下的定義是:“高清晰度電視應是一個透明系統,一個正常視力的觀眾在距該系統顯示屏高度的三倍距離上所看到的圖像質量應具有觀看原始景物或表演時所得到的印象”。其水平和垂直清晰度是常規電視的兩倍左右,配有多路環繞聲。
高清電視是指傳送一種電視信號,這種電視信號所能達到的分辯率高于傳統電視信號(NTSC,SECAM,PAL)所允許的范圍。除了早期在歐洲和日本的模擬格式之外,高清電視是傳送數字信號的,因此介紹的時候也會一并介紹數字電視。字串1
高清電視開始普及,目前大部分新款電視機都能夠支持HDTV輸入。字串1
歷史上,“高清電視”這個詞曾被用作1930年開發的電視標準,代替早期的試驗系統。雖然在此之后Philo T. Farnsworth,John Logie Baird和Vladimir Zworkin各自研發出不同的電視系統,但是分辨率并不是區分他們技術的主要指標。在20,30年代后期給喧囂的市場帶來的只是專利糾紛和訴訟。大多數專利到二戰之后基本上都已過期,整個世界沒有統一的電視標準,市場一片空白,PAL,NTSC,SECAM和其他一些模擬標準使用了大半個世紀。
“HD-Ready” (已設有高清晰度電視功能) 和“HDTV-compATIble”(兼容高清晰度電視訊號) 這兩個詞語,被廣泛的電子廠商使用;它們表示該電視或者顯示設備可以通過一種新設計的HDMI訊號接口來接收視頻;而它的目的是在保護版權之下,確保數碼信號只是通過這單一接口進行傳輸。HD-Ready的電視并不是一定要能夠顯示1080線的視頻,或者是沒有經過插補的720線全分辨率高清晰度標準。相反,兼容高清晰度的電視,通常只是一個帶有HDMI接口的標準解像度的電視,因此在使用HD-Ready的高清晰度電視,以及使用HDTV-compATIble的高清晰度兼容的電視時,往往很容易使人混淆。
●1080i/1080P/720P到底是什么意思
目前,所謂HDTV的視頻分辨率都必須得滿足1080i/1080P/720P這三種模式。那么,這三種模式到底指什么意思呢?它們的優點又在哪兒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一下“高清”的一種低級版本——“標清”。字串6
實際上,我們可以這樣來描述。HDTV一定是通過數字方式傳輸的,但是數字電視不一定是HDTV。雖然這句話讀起來有點拗口,但只要仔細一分析相信也不難明白。目前,從電視顯示的分辨率來看,大約有以下幾種:字串9
D1為480i格式,和NTSC模擬電視清晰度相同,行頻為15.25KHz
D2為480P格式,和逐行掃描DVD規格相同,行頻為31.5KHz
D3為1080i格式,分辨率為1920×1080 i/60Hz,場頻為33.75KHz
D4為720p格式,分辨率為1280×720 p/60Hz,場頻為45KHz
D5為1080p格式,分辨率為1920×1080逐行掃描,專業格式
上面的五種規格都是目前數字電視機的視頻規格,但是其中D1與D2都只能算得上是高清信號,因為它們不具備HDTV最低1080i的分辨率輸出;但無可厚非的是,它們確實屬于數字電視的一種。相反,只有D3、D4、D5才能算是真正的HDTV格式。那么,什么樣的視頻才是720P/1080P/1080i呢,這個問題我們稍后回答!因為,我們必須要先了解逐行與隔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