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業界關注的“長虹卷入韓國某企業等離子機密技術泄密事件”昨日有了新的進展,長虹集團旗下的四川虹歐顯示器件有限公司向本報發來五點鄭重聲明,表示長虹完全具備PDP(等離子顯示屏)項目的自主研發、建設能力,在四川虹歐顯示器件有限公司(COC)任技術顧問的鄭基碩從未向長虹提供過任何與韓國某公司有關的資料。
事件 韓國企業泄密暗指長虹
3月6日,部分國內網站轉載的外電報道稱,韓國首爾南部地方檢察廳日前已向當地法院提交訴訟,控告韓國某電子企業一名前職員鄭基碩和兩名下屬偷取和泄露PDP等離子顯示屏的機密技術,并給予一家中國公司,估計導致該企業損失14億美元。令人關注的是,在提出的訴訟中,這一韓國電子企業并沒有點出中國公司的名字,業內推測所指的中國公司就是長虹集團控股的四川虹歐顯示器件有限公司。
3月9日,四川長虹對此發布澄清公告稱:“長虹等離子技術是基于自己具有知識產權的技術,而且公司間接控股的韓國歐麗安(Orion)公司擁有的300多項等離子專利,是在投入總開發費及生產設施投資費超過7億美元的基礎上獲得的,這可以讓其在等離子的基礎研究與制造上取得突破,還可以通過專利互換的方式來繞過國外的專利壁壘!
人物 虹歐技術顧問韓國被拘
分析人士指出,韓國某電子企業發起的訴訟表面上是控告自己的三位前職員,實際上是對虹歐等離子項目發出的一個警告信號。
據報道,鄭基碩曾任該企業等離子事業部前技術主任,2005年從該企業離職前,把有關建造PDP工廠及多個重要生產設備的設計圖和資料共1182個電腦檔案,通過一個移動硬盤帶走;2007年2月,鄭基碩正式以234萬港元的年薪加入虹歐公司,任技術顧問。報道煞有介事地稱,鄭基碩將移動硬盤上的資料交給了虹歐,2007年3月到9月間,他又從該韓國企業現任職員樸某處取得了工廠電力設計數據,今年2月又從該韓國企業前職員林某處取得了工廠建筑設計圖資料,共2274個檔案全都轉讓給了虹歐。
據報道,今年年初鄭基碩回韓國探親,在2月準備返回中國時被拘捕,與他同時被拘捕的還有林某和樸某,這3人被控違反韓國公平競爭和銷售保密法,面臨入獄7年的危險。
據悉,該韓國企業有關人士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次失竊的技術并非核心技術,只包括2007年7月該企業開始采取的“八面取”技術(即一塊玻璃基板切割八塊42英寸等離子屏的技術),此外還有等離子工廠的建設過程資料,但這些工程技術目前只有該企業及三星等企業掌握,虹歐估計在今年12月或更早時間將全面掌握這些技術。
長虹 鄭基碩未提供任何資料
長虹有關人士表示,在收購歐麗安后,長虹留用了近200名等離子專家和技術人員,這些人員主要在韓國和北京的虹歐研發中心工作,此外為了進一步掌握等離子產業化技術,虹歐的確也從韓國、日本高薪招聘了一批等離子技術專家,此前主要在北京研發中心工作。
昨日,長虹集團旗下的四川虹歐顯示器件有限公司向本報發來鄭重聲明:一、虹歐公司PDP項目于2005年開始籌建,在對該項目進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通過與彩虹集團合作并收購韓國歐麗安公司,已經掌握PDP關鍵技術知識產權。其中,歐麗安公司擁有一支十余年從事PDP研發的技術團隊,并擁有數百項PDP技術專利;公司北京研發中心具備十余年的PDP研發經驗,成功開發了42英寸-60英寸系列PDP顯示屏,掌握了PDP屏研發的核心技術,擁有近兩百項重要關鍵的PDP專利,培養了一支優秀的技術人才隊伍。虹歐完全具備自主研發、建設該項目的能力。
二、鄭基碩確系原韓國某企業職員,虹歐公司聘請鄭基碩先生完全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并履行了相關法律手續。在此之前,虹歐公司PDP工廠建設設計、工藝方案、設備采購規格等早已確定。鄭基碩在虹歐公司工作期間,從未向虹歐公司提供過任何與該公司有關的資料。三、虹歐公司對鄭基碩被韓國檢察機構調查一事高度關注,期待此事得到公平、公正的處理。四、虹歐公司作為一家負責任、講誠信的企業,珍視企業信譽和企業形象,尊重同行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立足于通過合法誠信經營參與全球競爭與合作。五、平板電視被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重點發展產業,虹歐PDP項目自開工以來進展一切順利,不會受到此事影響。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