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2008年春節之際,廈華再次有好消息傳來。2006年“十一”前夕開工建設的廈華翔安平板電視工業園項目已基本竣工,并將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啟用。作為廈華未來彩電產品的最主要產區翔安工業園將可實現800-1000萬臺電視機的年產能,是名副其實的全球最大平板電視基地。翔安工業園的即將入住標志著歷時兩年多的中華映管入主廈華的戰略調整將畫上圓滿的句號,廈華平板產業布局將進入收獲期。
在國內彩電品牌中,廈華是最早向平板產業轉型的企業之一。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廈華就在國內率先投入等離子平板電視的研發。從04年以來,國內平板市場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實現了幾乎每年翻一番的發展速度。廈華適時把握產業方向,再次率先將產業的主體轉移到平板電視上來。并逐漸減少在一線市場的CRT電視銷售,成功完成有傳統彩電向新型的平板電視產品的戰略過渡。
在國內平板產業的發展初期,廈華已經漸漸感覺到產業規模對整個產業尤其是一個企業未來的巨大影響。面對諸多外資競爭對手紛紛跨越終端產品和上游面板的產業布局,廈華在國內平板電視企業中第一個選擇了上下游聯合的發展道路。
05年底,以受讓32.64%的股權的方式,世界五大液晶面板廠商之一的中華映管正式入主廈華。并承諾在未來廈華的發展中給予液晶電視屏幕采購的優先供應和價格支持。中華映管的入住不僅使廈華成功打通了平板產業的上下游,同時更給廈華帶來了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的支持。使廈華在平板產業轉型的道路上多了一份成功的保證。
廈華世界最大平板工廠完工
目前廈華竣工的全球最大的平板電視生產基地,翔安工業園就是廈華與華映聯姻的產物。作為世界單體產能最大的平板產業基地,翔安工業園擔負著廈華開拓國產平板產業新局面的重任。
依據05年廈華和華映簽訂的《關聯交易協議》廈華不僅能夠優先獲得華映的LCD液晶面板支持,同時華映還承諾在廈門保稅區內設立保稅倉庫,存放足夠保障廈華公司30天生產所需的LCD面板數量,并投資2億美元在廈門建立年產500萬片的TFT-LCD液晶顯示模組廠。該工廠與廈華剛剛落成的千萬臺平板基地只有一墻之隔。
廈華表示,08年上半年廈華三家工廠將搬遷入新的廠區。與舊有廠區相隔幾公里的布局不同。廈華新廠區實現了聯合的肩并肩式生產。據悉這樣的綜合化的工廠模式將大大提升廈華在倉儲和轉運等方面的成本控制能力。同時,廈華新廠與華映液晶屏幕后端模組廠的緊鄰位置將更加有利于廈華發揮自身的上下游“直通”優勢。
其實廈華和華映聯姻的整合優勢在07年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檢驗。07年廈華無論是在戰略調整還是產品銷售上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這其中與華映聯姻的上下游整合關系,以及廈華從華映獲得的先進的管理理念有這必然的聯系。
華映入主廈華之后,對廈華的管理和成本控制模式進行了大大闊斧的改革。這些變革包括改進廈華的成本管理機制。作為世界先進的IT型企業中華映管在成本控制上具有獨到之處。眾所周知IT也的主要特點就是產品更新快、產品利潤率低、產品市場對成本變化敏感。
廈華戰略調整即將進入收獲期
華映入主廈華之后,廈華在國內彩電企業中率先引入了PDCA循環做法,開展KPI關鍵績效指標考核,進行流程再造。在成本控制上,產品一次良品率獲得了超過15%的提升,同時對存貨實行月度盤點,并實現生產線“日清”制,以此壓縮不必要的成本開支,并強化企業對市場變化的快速響應能力。
同時,廈華也對自身的產品渠道和產品布局進行了調整。07年一些利潤微薄甚至虧損的訂單的店面被踢出廈華的陣營。并借此時機廈華進一步規范簡化了產品型號,一起給與消費者給好的型號可讀性。在產品定位上,廈華依托優秀的技術積累和華映在上游產品和技術上的支持,提出側重利潤率的高端策略。并將產品的多功能、高品質和高價值作為主要研發點。在07年五一、十一黃金周,廈華高端產品的銷售比重已經達到60%以上,在國內品牌中彰顯高端形象。
廈華戰略調整即將進入收獲期
在加大國內市場整合力度的同時,廈華進一步強化國際市場的建設。依靠提高自主品牌形象和OEM產品份額廈華07年海外市場開拓獲得了不俗的成績。據統計,在2007年我國彩電產品出口整體萎靡不振的背景下,廈華彩電2007年度對北美市場的出口額同比增長約32%、總體出口量同比增長約14%,對最具挑戰性的日本市場的出口量也實現10%左右的比增。這其中有超過半數是廈華的自主品牌產品。廈華自有品牌PRIMA液晶電視還在2007年度獲得了聯合國采購“綠卡”,正式成為“聯合國采購供應商”。這是廈華以自有品牌PRIMA中標美國軍方采購后,在高端市場的又一重要突破。
目前,隨著廈華新工廠的即將投入使用,聯姻華映后的一系列戰略調整已經步入尾聲,廈華也將迎來戰略轉型后的收獲期。據業界分析認為受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刺激作用,今年全球平板電視產品將獲得爆發性的增長。同時上游資源對終端產品的制約作用將更加明顯。這使得廈華能夠進一步發揮橫貫產業鏈的優勢,獲得更好的市場業績。據預測,08年廈華可望實現超過45%的產銷量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