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平板電視家族中的一員,等離子雖然較液晶電視歷史更長,但是由于技術和價格等原因,近年來在平板電視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其市場份額被液晶電視遠遠地拋在了身后,增長速度從高于100%急速下滑到10%以下,去年上半年甚至出現了負增長,以致于“等離子淘汰論”的聲音四起。然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開始回暖,全年銷量同比小幅增長5.8%,達到65萬臺。而且隨著技術壟斷的打破、產品線的完善和北京奧運等利好消息的相繼推動,專家預測, 2008年,等離子電視市場將會春光再現。
等離子電視的發展要比液晶電視早,而且生產線的投資規模要比液晶電視少,資金周轉快,產品的利潤更是比液晶電視高得多,但是在我國,其發展速度卻明顯低于液晶電視,主要原因就是等離子電視技術一直以來都是被日韓企業,尤其是日本企業所壟斷,使得本土企業技術缺失,在等離子電視的市場競爭中完全處于被動地位,從而導致本土彩電企業對等離子電視的幾乎整體放棄,轉而集中精力發展液晶電視,大做液晶電視市場推廣。這樣一來,等離子電視市場就逐漸消沉,而且由于缺乏競爭,等離子顯示技術的發展也明顯慢于液晶電視。
不過隨著平板電視市場發展的加速,逐漸被邊緣化的等離子終于坐不住了,日韓等技術壟斷企業終于開始打開大門,向本土企業伸出了橄欖枝,等離子顯示技術的壟斷局面開始松動。據記者了解,本土彩電巨頭長虹在2007年投巨資建設的等離子屏生產線進展順利。長虹新聞發言人何克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長虹等離子屏很快就會投放市場。隨著該生產線的投產,等離子技術被日韓企業壟斷的局面將被徹底打破。
技術壟斷的打破,增強了本土彩電企業對等離子電視的信心,并迅速贏來眾多本土企業的回歸,從而使得市場對等離子產品的宣傳推廣力度明顯加大。據記者了解,目前彩電巨頭如長虹、海信、海爾、創維、康佳、廈華等大批國內企業加大了在等離子市場的投入和跟進,相關產品競相面世,等離子電視市場逐漸顯示出了生機。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王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本土彩電廠商的信心恢復對于等離子彩電市場重新走出泥潭至關重要。
產品線逐漸完善
一直以來,由于技術的原因,等離子電視只能局限于42英寸以上的大屏幕市場,而對于中國消費者最為青睞的中小尺寸產品卻望塵莫及,使得消費人群過于單一,這也是導致等離子電視輸于液晶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今隨著相關技術的突破,等離子電視的技術瓶頸也隨之被打破。
在我國高清電視標準的刺激下,等離子電視在清晰度上有了明顯的提高,經過相關企業的技術創新,如今42英寸以上的等離子電視已經達到了國家高清標準的要求,并逐漸得到市場的認可。在此推動下,等離子電視在產品線的完善上,也加快了步伐。
“等離子淘汰論”一個重要理由:等離子難做小,產品過于單一。從去年下半年以前的市場情況也可以看出,37英寸以下的平板市場,基本是液晶“一家獨大”。
但是去年下半年32英寸等離子的問世,改變了平板顯示技術的市場格局。去年7月,長虹、海信、海爾等國內廠商同時推出32英寸等離子彩電,由于價格上的明顯優勢,該尺寸產品推出后大受追捧。
而此時,液晶彩電的上游產品面板價格經連續8個月的上漲后,32英寸液晶面板的采購價格,甚至已超過42英寸高清等離子面板;谶@些情況,專家推測等離子陣營今年將發起“大小通吃”的市場反擊,兩大陣營恐怕會全線開戰。
近日,記者又從有關方面獲悉,在長虹的建議下,LG電子繼2007年6月推出32英寸等離子面板后,目前繼續向小尺寸方向突破,開發26英寸或20.1英寸等離子面板。雖然對此消息, LG電子南京等離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范珍表示:“關于推出26英寸或20.1英寸等離子面板,現在只不過是一個提議,是否生產,現在還沒有確定。”但是這也傳遞出了一個信號——等離子做小的技術基本成熟,全面完善產品線已經成為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等離子陣營就會在各個尺寸上對液晶陣營發起全面的反擊。
對于等離子產品做小,全面完善產品線的未來,長虹多媒體產業公司副總經理陳寧信心十足,他非?隙ǖ馗嬖V記者,長虹不但建議LG生產26英寸或20.1英寸等離子面板,而且長虹自己還將導入生產。
雖然目前市場上還沒有32英寸以下的等離子產品出現,但是中小尺寸產品受到市場追捧,足以給等離子陣營以激勵。根據中怡康提供的2007年1-10月液晶電視零售量情況,26英寸成為中小尺寸中的亮點,零售量同比上升了135.12%。其主要原因是:在32英寸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下,部分國內廠商將26英寸液晶電視鎖定為替代CRT電視的主打產品。而在實際的銷售中,這一尺寸級的平板電視成為很多消費者替代CRT電視的首選,也有很多消費者將其作為家里第二臺、第三臺平板電視的購買目標。2007年,32英寸等離子電視投放市場,填補了等離子陣營在中小尺寸領域的空白,極大地提升了消費者對等離子電視的認知,同時增強了等離子繼續直入液晶電視腹地———中小尺寸領域的信心。
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字,僅去年第三季度32英寸等離子電視的銷量就超過2萬臺,占等離子電視出貨量23%左右的比重。另據市場調查機構iSuppli預測,34英寸以下等離子面板市場從零到有,估計到2011年可望增長至48.5萬臺。
北京奧運成為機遇
世人矚目的2008北京奧運會將成為液晶和等離子兩大陣營的主戰場,并進而左右全年乃至未來一段時期的市場走向,這已是沒有爭議的觀點。
一直以來,液晶在與等離子的競爭中占據上風,很大程度上被認為是“市場戰勝技術”。相比等離子而言,液晶固有的“拖尾”痼疾飽受指責。2007年,等離子陣營借“動態清晰度”優勢發起挑戰,并組織“高清平板電視盲測對決”,為等離子陣營博得了不少消費者的支持。消費者觀看奧運必然會對彩電的動態清晰度提出更高要求,而等離子電視因為顯示原理的先天優勢,在解決運動拖尾方面比液晶電視更具優勢,視覺效果更好,因此專家認為奧運會將是等離子電視2008年的最大機遇。
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王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在北京奧運巨大商機的推動下,平板電視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尤其是等離子電視,在技術壟斷漸被打破,產品線日益完善的情況下,競爭力明顯提高,2008年,等離子將會迎來一個更加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