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見其身,先聞其聲。走近炮兵學院南京分院實驗大樓,耳邊立時傳來隆隆的發動機轟鳴聲。循聲而去,在實驗樓演示大廳,我們見到了一臺與自行火炮極其相似的“龐然大物”。
駕駛艙內,一位學員端坐其中,手握操縱桿,腳踩油門,正全神貫注地“駕駛”著自行火炮。一旁的控制臺上,隨著一位教授輕點鼠標,駕駛艙內的視景系統立刻出現了與電腦同步顯示的戰場縱深,隆隆的炮火轟鳴聲、刺耳的飛機盤旋聲也頓時響徹耳邊。隨著駕駛員的操控,只見火炮車身忽而左傾右斜,忽而前俯后仰,爬陡坡越土嶺,避障礙繞彈坑,在仿真戰場環境中一路前行……
這便是該院仿真實驗室研制開發的新型自行火炮駕駛訓練模擬系統。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炮兵高新武器裝備的快速發展,自行火炮作為炮兵的發展方向,開始大量裝備部隊。但由于自行火炮造價昂貴,每摩托小時訓練耗費巨大。
炮兵學院南京分院作為全軍惟一的自行火炮教學單位,領銜承擔了研制自行火炮駕駛訓練模擬系統的任務。為早日取得成果,給部隊訓練減負,該院抽調技術骨干,專門成立了仿真實驗室,并由夏正昌教授擔綱成立了課題攻關組。兩年后,第一代自行火炮駕駛訓練模擬系統問世,經部隊試用后,反映良好。但由于該型模擬器使用壽命不夠長、仿真度一般,仍然無法完全滿足官兵訓練需要。于是,課題組又大量引進了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模擬器中,并借鑒了國際上流行的網絡游戲中的視景技術,對駕駛模擬系統的軟、硬件不斷進行技術更新。2004年年底,新型自行火炮駕駛訓練模擬系統順利通過了專家鑒定,并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該型系統使用壽命達到了10000小時,逼真度在90%以上。從外部形體到內部結構,每一個零部件的尺寸和位置都嚴格按照實裝進行設計,計算機內所儲存的訓練科目涵蓋了實戰中各種可能出現的地形和天候,能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所有訓練科目,還可隨時根據需要對地形、天候等因素進行增補刪改。訓練結束時,系統通過計算機對學員的駕駛技術和處理情況能力進行綜合評估,自動生成成績評定。
該系統還可以復現駕駛訓練的全過程,定量反映行駛偏差,既方便了教員講解動作要領和糾正錯誤動作,又有利于學員不斷提高自行火炮駕駛技術。最讓人感到神奇的是,性能這么優越的模擬器,價格卻十分低廉,只是實裝駕駛訓練的二百分之一。據夏教授介紹,學員利用該型模擬器訓練合格后,實車駕駛4個摩托小時即可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訓練成本下降了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