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英寸級已成為液晶主流尺寸,而且40英寸級液晶電視的市場份額在去年就成功超越了同尺寸等離子電視。目前,液晶電視開始向更大的50英寸級發起強攻。
8月28日,三星電子與索尼的合資公司S-LCD第八代液晶面板正式下線。這一事件被業界解讀為“對于50英寸級液晶電視市場是一個重要轉折點”。加之此前的去年8月,夏普全球首條八代線已率先投產,至此全球已有兩條八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這意味著50英寸級液晶電視由此具備了放量上揚、價位迅速拉低、直逼同尺寸等離子的資本。
在大尺寸方面,以往一向市場占優的等離子電視已在40英寸級負于液晶電視,面對液晶50英寸級發起的強攻,會輸掉市場優勢嗎?
50英寸級液晶迎來拐點
目前已經在產的第七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主要滿足了市場對于40英寸級液晶面板的需求,而第八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則專注于生產46英寸與52英寸的面板。S-LCD和夏普的八代線都是一張母板切8塊46英寸或者6塊52英寸的面板。事實上,八代線切52英寸液晶面板的效率是七代線的1.3倍,七代線的母板切52英寸,會有很大的浪費。
今年年初時,業界對52英寸的發展前景似乎沒有多少信心。甚至一度盛傳S-LCD將50英寸級液晶面板置于不顧,和七代線一樣,主切40英寸級的面板。直到8月28日,三星電子與索尼的合資公司S-LCD第八代液晶面板宣布正式下線,主切46英寸與52英寸的面板。人們才發現,先行一年的夏普,并非孤掌難鳴。
S-LCD公司CEO Won-kie Chang“目前我們正專注于50英寸級別的液晶電視,并努力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的一番話,讓業界對50英寸級液晶沖刺加強了信心。
就像去年業界判斷46英寸級液晶電視市場接受度極低,離大眾還遙不可及一樣,而在今年,46英寸早已實現了超過預期的放量增長,并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目前大眾對52英寸的認知度等同于去年對46英寸的市場判斷,明年52英寸的市場增長有可能也超過現在的預期。
有利于50英寸級液晶面板的消息還不僅如此:7月底,夏普宣布將于2009年投產第十代液晶屏生產線,而十代線的一張母板可切割15塊40英寸或8塊50英寸或6塊60英寸的液晶面板;據報道,剛剛投產八代線的S-LCD,最近又在籌劃其第二條八代線面板廠,三星和索尼已就其第二座八代面板廠的需求達成共識,但尚未決定投資金額、興建時點及產能等細節。
在夏普、三星和索尼的共推下,50英寸級液晶市場正在迎來新的拐點。據Dis-playSearch公司的調查,今年50英寸以上液晶面板全球銷售將有110萬塊,至2011年可望增至590萬塊。
賽諾市場研究公司AV事業部研究總監盛哲為記者算了一筆賬:就兩家八代線廠商發布的產能看,夏普每月為7.5萬片,S-LCD每月為3萬片到5萬片,以每片母板切6塊52英寸液晶面板和75%的良品率來算,每月52英寸液晶面板最大產能大概在50萬塊至55萬塊。
“當然,八代線也可能會切46英寸等其他尺寸。但這個52英寸的最大產能相對來說已然不小了。”盛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