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專家表示,目前市場上出現的特價產品的價格,基本上屬于廠家預熱市場的行為。每年在十一之前,商家總要通過種種途徑來造勢,形成一種熱鬧的市場局面,進而吸引消費者的購物熱情。在9月中的價格升降均屬于預熱市場的行為,未必會是產品最終的銷售價格。這其中的特價機型也難免是廠家清理舊款型號產品的策略,大多數存在著機型老、數量少的特點。甚至許多時候,某一價格的特價機型只提供一臺、兩臺,還要抽簽決定。這樣少的數量不會對市場整體價格走勢構成持續有力的影響。
而對于,廠家目前的促銷和特價行為消費者也并不感冒。在賣場的隨機訪問中,大多數消費者只是表示在考慮購買相關產品,但是并不打算馬上購買。當問及消費者心目中最佳的購買時期時,大不分消費者都把具體采購放在了十一黃金周的前三天。
依據以往的經驗,十一期間賣場都會有大規模的促銷活動。甚至國美、大中的旗艦店曾推出過24小時不打烊的連續銷售。同時,十一旗艦賣場還會通過報紙、網絡等媒介資源大力的宣傳自己的促銷和降價活動。正是這種集中式的大型活動,是消費者認為十一購買液晶電視才是最實惠劃算的時候。
從消費者反饋的信息表明,隨著以家電賣場為主體的新的家電消費方式的成熟,消費者對市場的把握能力在不斷增強,消費理性顯著增加。消費者對特價和促銷的態度也變得更加謹慎。大部分消費表示不會購買那些價格最低的產品,而是依據自己的消費能力盡量選擇那些品質更好的產品。一種依托消費能力,更注重產品品質的享受型消費觀念已經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