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9月20日,先鋒正式宣布,夏普將以414億日元和自己1000萬股股份(約197億日元)作為交換條件,獲得先鋒3000萬股股份,進而以14.28%股份份額成為先鋒的第一大股東,獲得相對控股權。業界評論認為,夏普入股先鋒將對深受等離子困局所擾的先鋒產生積極的作用。先鋒渴望依托夏普的渠道和資金優勢擺脫困境。
先鋒開展等離子彩電業務始于04年。作為光存儲、音響、汽車電子等領域的一個高端品牌,先鋒一直希望能躋身大眾型消費產品的知名品牌行列。04年借NEC與日月光電半導體業務重組的機會,先鋒以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NEC等離子事業部,開始進入等來自行業。
但是天不濟人,先鋒進入等離子行業后不久,就應來了液晶電視大尺寸化的風暴。這直接給定為在40英寸以上市場的等離子產品帶來了沉重的打擊。首先是NEC等離子項目老客戶索尼和東芝紛紛表示放棄等離子業務,而專注于液晶電視業務。接下下來平板市場的價格風暴更是深深的影響了先鋒等離子業務的收益水平。索尼等老客戶的流失很快令先鋒等離子生產線產能過剩。于是先鋒在最近關閉了兩條等離子生產線。雖然關閉的原因包括這來兩條生產線技術落后,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等因素,但是評論認為核心的因素是產能過剩和無力改造就有技術。
在原有生產線關閉的同時,先鋒06年投資建設的一條新的等離子屏產品線的竣工日期也已經先后多次推遲。數據表明,即便新生產線年產百萬臺的產能能夠按計劃釋放出來,先鋒等離子整體的產能在09年之前也會處于下滑階段。但是對于銷售不佳的相逢等離子產品控制產能也是減少虧損并加快扭虧的重要手段。
但是,減少產能的舉措,勢必會影響先鋒原有的占有10-20%等離子市場的目標。事實上,在今年年初先鋒的目標已經發生變化,“假如有100個消費者,我們的產品不是讓100個人全都接受,而是希望前5名高端用戶購買”,先鋒專務董事石塚肇這樣的表示似乎只是為了說明先鋒等離子的高端策略,但是其中5%的數字有似乎不是巧合,而是一種暗示。
高端策略是先鋒等離子不能迅速擴大市場的因素之一。04年入主NEC等離子的先鋒,依據當時平板市場的形勢做出了立足高端的判斷。04年的平板產品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在國際市場上,都還是實打實的高端產品。而04年以后,05和06兩年,平板產品經歷了快速的價格下滑,總體價格下降幅度超過50%,個別尺寸則有超過70%的下降。
面對平板產品由貴族產品到大眾產品的轉折,先鋒沒有能夠適應市場做出調整。一方面高過市場同類產品50-100%的溢價使先鋒產品很難進入普通百姓的家門。同時依靠非家電連鎖賣場的渠道策略也為先鋒產品被大眾市場接受制造了一個障礙。從04年至今先鋒等離子的市場占有率持續下滑。高溢價并為帶來足夠多的利潤抵消掉產能的相對過剩,相反銷量的下降成為決定先鋒等離子命運的關鍵因素。
另一方面,業界對先鋒高端策略的產品價值也持懷疑態度。在松下、日立、三星、LG和先鋒五家企業眾先鋒最后一個進入等離子行業,雖然獲得了NEC較完整的研發部門,但是其核心研發實力很難超越前幾者。尤其是與等離子老大松下相比其新產品的技術實力明顯處于弱勢,在這樣的背景下,先鋒等離子遭遇市場困局絕非偶然。
夏普入主先鋒等離子,首先有三步棋要下:產能關、生產線改造、產品定位轉化。而下好這三步棋的關鍵無疑集中在兩點,一是資金支持、二是技術開發。雖然通過收購交易先鋒已經先期獲得了超過3.5億美元的現金流,但是業界認為這些僅夠先鋒完成既定的一條生產線建設任務,以及現有生產線的改造,對于持續的市場擴張和戰略調整杯水車薪。而在技術研發上,似乎夏普幫不了先鋒多少忙。一直專注液晶技術的夏普,在等離子領域還處于空白狀態。
9月21日(周五),在先鋒夏普合作案公布后,二者股票雙雙下滑:夏普下挫1.99%、先鋒下挫2.21%。股價波動。表明投資人對二者的合作行為并不看好。目前,夏普液晶電視的市場份額落后于三星和索尼。后兩者共同投資建設有液晶面板廠。夏普建設中的新液晶面板廠的投資非常巨大,因此業界判斷,夏普09年之前無力支持先鋒在開工新的大型面板項目。
然而作為等離子最大的生長廠家,松下正在穩定的進行著產能翻番的擴產計劃。松下憑借領先的技術和產能,目前已經居于等離子市場的霸主地位。同時,液晶的大尺寸化也在加速進行。其中夏普就被認為是液晶大尺寸化的推動者。夏普最新的十代液晶面板線計劃就是基于50-60英寸的大尺寸市場有望持續增長而做出的決策。
面對嚴酷的市場形勢,先鋒等離子能否走出目前的困局還是一個未知數。夏普的入主,目前開來也僅僅是帶來一些緩解燃眉之急的資金,而長遠的發展夏普能幫的忙并不多。對這場合作,業界最普遍的觀點是:夏普想幫一把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