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好一樓,優派和明基旗艦店毗鄰而居。雖是不大的店面空間,卻均在醒目處擺放著舒適的沙發。沙發可以讓逛店的消費者歇歇腳,更重要的功能卻是讓人體驗看電視的樂趣。這些電視是真正意義上的液晶電視,而并非帶電視功能的多媒體顯示器——液晶電視如今早已不是IT賣場的稀罕物。
顯示器廠商銷售液晶電視并不是件新鮮事兒,三星、LG在3C賣場的銷售業績有共目睹,近來有意將液晶電視引入IT賣場的顯示器廠商還有冠捷。
DisplaySearch數據顯示,2007年第一季度,中國液晶電視市場就以186.8萬臺的銷量遠遠超過日本的138.7萬臺,成為僅次于北美、西歐的全球第三大市場。
與此同時,顯示器產品利潤正逐漸下降,在某些城市甚至已經出現銷量的負增長。“如果不能每年保持十位數以上的增長,顯示器廠商很難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明基外設產品事業部高級經理田芝穎表示,顯示器廠商需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液晶電視將成為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屬于消費電子范疇的液晶電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即提升廠商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AOC冠捷就把液晶電視作為提升品牌形象的戰略產品。
推廣液晶電視產品,這些半路殺入液晶電視市場的顯示器廠商首先想到的是老伙伴——IT渠道商。
“冠捷將構建一個由IT渠道、超市渠道和傳統家電渠道相結合的立體銷售通路。”冠捷科技亞洲區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劉丹表示。在他看來,冠捷首先要做的是在全國1000~2000個IT專賣店里展出26、32英寸小尺寸液晶電視。做到了這一點,其他渠道的拓展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2008年,冠捷要實現35萬臺液晶電視的銷量,IT渠道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冠捷躊躇滿志,明基也在努力打定位戰。“今年的主要功課是搶位,以應對隨時可能被引爆的市場需求。”田芝穎說。目前,明基液晶電視在上海百腦匯等IT賣場銷量不錯,其下一步是吸引全國400多家娛樂工坊加入到液晶電視銷售體系中來。
由于廠商前期對銷量要求不高,少了量化指標考核的渠道商也愿意輕松上陣。據北京鑫科思特科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秀榮介紹,在順其自然的狀態中,鑫科思特一個月可以完成幾十臺的銷售量。相比每月上千臺的顯示器銷量,這雖然是個小數值,但也遠遠超出了預期。
雖然各廠商在IT賣場中都有不下5款液晶電視產品在銷售,但26英寸和32英寸小尺寸液晶電視的銷售比例最高,且呈現出越來越高的趨勢。
在優派液晶電視產品經理趙向明看來,選擇在IT賣場購買電視產品的用戶多半會考慮電視和顯示器的綜合應用,廠商滿足這種專業用戶需求有兩種方案:一是顯示器加裝電視盒;二是推小尺寸液晶電視。以前,選擇第一種方案的用戶居多;但隨著分辨率、接口、對比度等配置的提升,小尺寸液晶電視可供選擇的余地增大。目前液晶電視和顯示器的差價正逐漸縮小,小尺寸液晶必將更受青睞。
在IT賣場銷售液晶電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較傳統3C賣場,樣品陳列是廠商遭遇的首要問題。明基液晶電視產品經理陳述表示,IT賣場經營的產品種類多、面積小,廠商根本沒辦法陳列出更多的樣機。由于直觀性不強,使消費者看上去不如傳統賣場“專業”。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IT從業人員相較相對于傳統家電賣場的銷售人員專業性要高,所以培訓起來比較容易,上手比較快,“相同的產品,在IT賣場更容易賣出附加值。”陳述說。
“在IT賣場銷售的液晶電視產品價格更有優勢。”北京旭日中升電子技術有限公司銷售人員梁恒一語中的。雖然廠商對渠道實現價格保護策略,但出現200元左右的產品差價是很正常的事情,這也決定了在IT賣場銷售液晶電視的成功率更高。因為去那里選購液晶電視產品的消費者,多多少少都是“懂行者”。
記者點評
采購習慣改變需要時間
絕大多數人都習慣去IT賣場買PC,去大中、國美買電視。一旦倒過來,則多少讓人覺得“不習慣”。其實,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又何嘗不是一種被動的“養成”?IT賣場當初定位就是賣電腦的,改行想賣家電本身就是“不務正業”;如果當初定位就是既賣電腦,又賣家電,也許情況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有段時間風傳,鼎好電子商城要辟出一層開液晶電視專區,最后卻改為局部銷售。據說是因為看到上海百腦匯之前的類似嘗試遭遇一定的阻力。阻力是可以克服的,記者倒是希望包括鼎好在內的IT賣場做些大膽的嘗試。
液晶電視雖然價格一降再降,但潛在需求擺在那,說不眼饞那是假話。進大中、國美需要仔細計算投入產出比、入場費、付款周期、培訓成本等諸多因素,因此,如果沒有足夠的銷量支撐,即使進駐了,多數廠商也只是完成曝光率,抑或成為大中、國美的一個過客。
其實,IT賣場自有它特定的消費群體,而IT與TV渠道也多少有重疊,因此像優派、明基這樣的廠商開始了在IT賣場銷售液晶電視的勇敢嘗試。但是,IT賣場的經營模式與3C家電賣場又有諸多不同,廠商需要提供更加專業和周到的服務才能得到專業消費者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