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的到來也讓投影商家們蠢蠢欲動,相信又會不少的商家是使出渾身解數,各種促銷手段層出不窮,讓消費者是眼花繚亂,難以分辨,加上商家的花言巧語,消費者就容易喪失主見,從而讓腰包“受損”。針對即將來臨的“十一黃金周”銷售熱潮期,筆者采訪整理出各種銷售騙術以及應對各種騙術的攻略,供用戶參考,以供朋友們在購買投影機時避免上當受騙。
商家促銷騙術大揭密:
騙術一:豪華大禮不豪華
購買商品時附贈小禮品是節日促銷的慣例,“豪華大禮”、“超級禮包”的宣傳海報在賣場中隨處可見。這其中固然有正常的客戶回報活動,但也不乏經銷商的炒作行為,把一些積壓滯銷的產品贈送給消費者,非但無用,質量也存在隱患。
攻略:如果遇到“買投影贈價值千元禮品”之類的促銷,消費者一定要認清這種“大禮”的含金量。要么退掉折價,要么盡可能選擇一些實用的贈品。
騙術二:羊毛出在羊身上
以套裝形式銷售也是節日里常見的促銷行為,很多消費者為商家“送”配件沾沾自喜,卻忽略了套裝價格必然高于單機的事實,不但配件價格已經包含在報價中,消費者還被剝奪了對套裝中捆綁配件規格品牌的選擇權。
攻略:牢記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市場定律,購買套裝產品時,首先要切實了解單機和相關配件的市場價格,與商家逐一核對計算。或者將投影機和配件在不同商鋪分開采購,減少奸商下黑手的機會。
騙術三:含糊其辭把人騙
很多促銷廣告辭藻華麗,生動煽情,但是內容卻空泛不實。或故意夸大,或有意模糊。促銷單上問題尤為突出,“什么買投影送燈泡”,但不交代是什么情況下送燈泡,燈泡的本身的性能如何等等。
攻略:對付這類陷阱不難,提前了解想購買的產品,包括在一個時間段內它的售價和配置情況,商家含糊其辭,顧客就要刨根問底,不留注水的機會。
騙術四:臭名昭著解釋權
“商家保留活動最終解釋權”是商家推卸責任的法寶,雖然新消法已經取締這種行為,但是商家“特價商品概不退換”這種無視三包條例的行為仍然猖獗。
攻略:“解釋權”已經因為違規被取締,但商家還會變相利用規則漏洞打擦邊球。此種問題消費者要據理力爭,在付款前與商家明確買賣雙方權利義務,拒絕接受不合理的限制。
騙術五:“以水充行”
行水貨之間的利潤差額足夠奸商鋌而走險。傳統的盜印行貨包裝、說明書進行偽裝已經難以達到目的,奸商也升級了作假手段,將水貨機身序列號改為和行貨一致。還有一些自建800電話查詢系統,提供與行貨一樣的機身序列號查詢服務。
攻略:高技術偽裝的迷惑性很大,不過假貨包裝再惟妙惟肖,序列號也只是與正品格式一致,撥打廠商800電話查詢就會露餡。假800電話問題更簡單,假貨的電話號碼與正品不可能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