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數字電視國標多重制約
廣電總局相關人士透露,國內至今已有超過40個城市試播過地面數字電視,4個省級電視臺和包括北京、青島在內的14個市電視臺明確表示將采用國標播出節目。然而,相關工作的緩慢進展卻為這股熱情潑了一瓢冷水。
知情人士指出,地面數字電視融合標準的主導方是國家發改委,而應用單位則是廣電總局。按照計劃,今年8月1日前必須完成17項配套標準的編制、相關設備的產業化和測試工作。而目前除了17項配套標準初步擬定基本框架外,其他工作都沒有完成。對此,廣電總局規劃院院長姜文波作了解釋:要完成以上工作,必須依照網絡測試得出的數據進行。但實際上,當規劃院今年3月份在北京、江蘇、四川等地搭建試驗網絡的時候就發現了一系列問題,即市場中還沒有一款完全支持融合國標全工作模式的接收終端,符合國標的測試儀器也嚴重缺乏。
沒有全模接收機,就無法進行測試。雖然清華大學數字電視傳輸技術中心及其芯片開發商凌訊科技在6月22日宣稱研發出了融合芯片,可滿足國內數字電視地面廣播正式運營的需求,并且還以相關產品證明該芯片已經在長虹、創維、康佳和海信等多家廠商的機頂盒、數字電視一體機、便攜接受機和便攜電腦等終端設備中應用。北京吉兆公司、北京廣播設備廠等國內外十余家企業已能提供符合國標的廣播發射機產品,國標系統測試儀表也有相關產品。但姜文波表示,“我們沒有承認哪些芯片符合國標。”
今年5月29日,發改委曾表示將劃出1億元扶持地面數字電視的發展。其中,北京、青島等6個奧運城市的運營平臺可分別申請1000萬元,產業鏈企業總共可申請5000萬元扶持基金。這筆扶持資金被視為數字電視事業順利推進的一大保障,但截至目前,這筆資金還是沒有到位。姜文波也坦言,“目前用于地面數字電視國標的實驗經費太緊張,這也是測試工作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
行業人士說,目前全國電視覆蓋網100瓦以上的規劃頻率16291個,已經啟用的電視頻道總數超過7000個。其中,東、中部地區已基本啟用,難以找出空余頻率,這對地面數字電視國標的頻率選擇是個不小的難題。另一方面,由于具體配套標準及測試的限制,每個發射機的功率覆蓋范圍也無法確定,難于評估對現有模擬電視和規劃中的數字電視信號造成的干擾情況,因此全國頻率規劃還無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