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論壇:
分眾傳媒CEO江南春:2006年,分眾傳媒有新的增長點
在2006年分眾有兩個重點發展方向:第一是戶外大型LED媒體,即大屏幕視頻廣告。其次就是手機廣告,這也是出于公司戰略定位的考慮。無論是去年收購框架媒體也好,還是今年年初合并聚眾也好,分眾的戰略定位已經確立,就是打造中國最大生活圈媒體群。
璽誠傳媒CEO田冠勇:分眾更像是門戶網站的新浪,而我們則是一個細分的專業網站
與分眾、聚眾家喻戶曉的程度相比,璽城文化在品牌上還相對較弱,但在超級大賣場領域,璽城的名字響于分眾傳媒。
新生代執行副總裁馬旗戟:目前樓宇電視只是一個簡單的廣告播放器
這是一個相對簡單的盈利模式,這個行業里最需要的就是資源,一旦資源有了就會有轉讓的機會。目前樓宇電視也只是一個簡單的廣告播放器,還不能滿足受眾的需要。
上海天業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曹成:樓宇電視具有替代性
樓宇電視媒體絕對具有替代性,這點可從客戶媒體投放的目的排序中體現。如果媒體投放的目的是深層滲透,促進購買,那方法可能有很多。如果目的是全面提升知名度和好感度,大眾傳媒不可忽視。
專家論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中心研究員匡文波:樓宇視頻廣告只能成為媒介組合中的一種輔助方式
樓宇視頻廣告在提高知名度、建立熟悉感等方面的效果是遠遠比不上電視、報紙等傳統廣告媒體的。只能成為媒介組合中的一種輔助方式。
分眾收購聚眾的確變成了樓宇廣告這個非主流市場的壟斷者,但是由于具有競爭性差異優勢者的存在、市場的擴張以及樓宇廣告的需求彈性,它的壟斷力量是較有限的。
易觀咨詢互聯網分析師黃涌濤:樓宇電視從業者開始介入“分眾”領域
樓宇電視是不可再生的資源,隨著市場的拓展,關聯企業開始在戶外廣告市場尋找新的發展機會,比如賣場、醫院等等。樓宇電視從業者也開始借助技術引發的新媒體演化和傳統媒體改制的產業機會,介入手機、互聯網和傳統媒體等分眾領域。從投資風險來看,樓宇液晶電視市場容量有限,新加入者短期難有大作為。
新媒體模式創新研究和設計者戴天巖:在消費者的分類上,基本不可能區分
樓宇電視找到了一個更貼近消費者的方法,但是在消費者的分類上,基本不可能區分,廣告的成本至少也浪費了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