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DisplaySearch在2007年7月23日舉辦的“第13屆顯示器研究論壇”上指出,液晶電視廠商的價格戰略正在兩極分化。一種是為了避免激烈的價格競爭,在產品中增加不同于其它公司產品的特色,三星、索尼及夏普等頂級品牌就是采用了這一戰略。另一種是通過將面板與整機的信號處理和電源電路一體(集成)化,降低總體成本、提高成本競爭力。這一戰略在2流電視品牌中較為常見。
三星、索尼及夏普等著名品牌在美國市場上實施的產品特色化戰略取得了成功。從07年6月2~30日的銷售數據顯示,在46英寸液晶電視中,銷量最好的是索尼的最高端機型,市場份額達到了31%。該機型為全高清產品,具有色彩表現范圍大等特點,售價為2699美元。而該公司46英寸高清電視的售價僅為1717美元,要比前者便宜許多,但其市場份額僅有18%。
三星的產品中也顯示了同樣的趨勢。該公司的最高端機型擁有20%的市場份額。該產品為全高清,具有10bit顯示等特點,售價為2460美元。而該公司價格僅為2089美元的高清電視,市場份額只有7%。
對此,DisplaySearch分析到,對于頂級品牌,消費者已經認可市場售價差異意味著性能上的差異。從07年6月底頂級品牌液晶電視的市場售價來看,全高清產品比高清產品高出710美元。如果配備改善影像顯示性能的120Hz驅動功能,還會再高出601美元。
據此DisplaySearch預測,提高液晶面板顯示性能以突出產品特色的趨勢將繼續擴大。例如,動態對比度(切換背照燈強度時的對比度)達6000:1以上、靜態對比度達1500:1以上等。
另一方面,二流電視品牌急需在價格競爭中取勝。其手法之一就是“LIPS(LCD integrated Power Supply)”,也即將面板廠商提供的逆變器線路板與電視廠商準備的電源底板一體化。這樣可將42英寸電視的電源系統成本削減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