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液晶電視繼續高歌猛進,奠定了彩電行業增速第一的格局,與之相應的是,CRT(顯像管)弱勢基本顯現,等離子也在和液晶電視的競爭中繼續處于下風。
國家信息產業部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我國液晶電視、筆記本電腦、液晶顯示器等高端電子信息產品同比增幅均在30%以上,而傳統家電產品有所萎縮。統計顯示,前5個月,我國高端彩電特別是液晶電視共生產486.6萬臺,同比增長66.2%,占彩電的比重達到17%。
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近日稱,液晶電視正在成為電視機市場無可爭議的冠軍,逐步把其它技術排擠到次要的位置。
CRT領地步步收縮
CRT在平板電視迅猛增長下,市場節節敗退,領地步步收縮。供大于求已經成為CRT的致命傷。目前,全球平板電視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CRT電視。近日,國內八大彩管廠之一的賽格日立宣布四條生產線全部停產,徹底告別CRT行業。
而“八大”之一的上海永新目前也只剩下兩條仍在生產彩管。給上海永新提供玻殼的“上海旭電子玻璃有限公司”,7月9日已經停了一個爐,8月15日會關掉另一個爐,其玻殼生產將全面停止。據了解,上海永新也有可能在下半年停止彩管生產。
由于平板電視發展很快,CRT電視的需求下降,彩管供大于求,價格下跌,行業虧損,CRT產業鏈的重組正在加快。業內預計,未來頂多會剩下4到5家彩管廠。早在2006年,海外已先后有6家彩管企業將其位于歐美及東亞地區的20多條彩管生產線關閉,大致減少產能3000萬只。目前中國彩管的產能大約為7000萬~8000萬只/年,占全球彩管市場2/3的份額。
不少公司早就明智地選擇退出CRT轉型平板業務。廣電電子(600602)和上海機電(600835)早在前年和去年就已分別將其持有上海永新45%、24%的股權剝離出上市公司。廣電電子果斷地轉向了新型平板顯示產業。國內彩管業龍頭彩虹電子也計劃將業務向平板轉型。
等離子反擊乏力
平板電視是未來發展的主流,但是在平板電視中,液晶、等離子兩大陣營的爭奪一直非常激烈。從2005年底開始,液晶的風頭蓋過等離子,由于技術更新比液晶電視慢、產業鏈條沒有液晶完善,嚴重影響了等離子的市場占位。在液晶一輪輪強大攻勢下,等離子被迫在液晶陰影下生存。
近期以來,等離子不再專注于大屏幕的領域,趁著小尺寸液晶屏吃緊,等離子發起反擊推出32寸等離子,欲爭奪小尺寸平板市場。但是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國產廠商所用的32寸等離子屏都是由LG獨家提供,目前32寸液晶面板供應不足,32寸液晶上游工業與終端市場整機的缺口大概在30萬臺左右,這就導致國產廠商在該尺寸領域紛紛用等離子產品來替代,但這只是過渡舉措,第八代液晶生產線將在今年第四季度投產,實際只為32寸等離子彩電提供了半年左右的市場空間。液晶始終是市場的主旋律,在32寸彩電市場,等離子只會是替補。
液晶市場空間巨大
上半年液晶已經創出佳績,但是未來增長有望依然強勁。據了解,每年的9、10月,是平板電視傳統銷售旺季,因此未來半年里以液晶、等離子為首的平板電視產銷量將有望繼續突破歷史紀錄,而中外廠商新品推介及由此帶來的機型、價格競爭也將空前慘烈。
據了解,液晶電視在一二級城市市場已經迅速普及,而等離子電視在經歷去年的低潮后開始反擊,為此中外平板廠商也紛紛調高市場銷售預期。
專業人士預測,2007年國內40英寸以上大尺寸平板電視需求將達近250萬臺,占到平板電視總體規模的34%左右;2008年,40/42英寸的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同時50英寸市場也將進入高速成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