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LG宣布今年8月將推出32英寸等離子電視,并打算盡快量產,還稱已有8家國產彩電廠家開始或有意訂購其32英寸等離子屏;松下也稱通過技術可以將等離子做到26英寸,甚至可以達到高清;國內平板巨頭長虹、海信的32英寸等離子電視也將批量上市。種種跡象表明,影響等離子市場普及的小尺寸產品線缺失狀況將被徹底打破,而彩電廠家對32英寸平板電視的高度關注,更反映出該小英寸等離子市場的巨大商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2007年第一季度中國平板電視城市消費者需求狀況調研報告》顯示,32英寸已經成為平板電視的主流尺寸之一,伴隨平板電視在二三級城市市場的啟動,32英寸平板電視將有更為強勁的市場增長。
但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彩電制造企業需看清發展機遇,量力而為。家電專家陸刃波分析指出:等離子電視長期以來形成了42英寸、50英寸、60英寸、70英寸的產品體系,32英寸打破了等離子已經具備的體制,產品一旦投入市場,在需求、競爭力和發展前景上還是未知的,甚至可以說頗具風險。LG等離子深知這一點,其本土企業并沒有花大力氣生產32英寸等離子電視整機來打開中國市場,而是高調將還沒有得到市場印證的風險產品――等離子屏推向中國終端彩電制造企業,看似是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實則是一種風險的轉嫁。
32英寸等離子電視現階段價格高于液晶1000元左右,分辨率尚無法與同尺寸液晶電視相比。另外,等離子產品在中國市場的認同程度也可能制約32英寸等離子電視的發展。不過從現階段各尺寸彩電市場表現來看,平板電視購買中,32英寸占據34.9%的份額,可以說是平板普及的中堅力量,如果未來32英寸等離子電視性價比優于同尺寸液晶電視,還是存在一定市場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