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影機市場經歷多年的平穩發展與技術積累,已經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尤其最近兩年每年以40%的市場增長率快速發展,相關數據顯示,2006年國內市場總銷量達到49萬臺,預計2007年市場需求將達到65.5萬臺。然而,在投影機市場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由于長期以來國內市場沒有統一的、規范化的標準,導致部分投影機廠商為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夸大虛標性能參數,嚴重擾亂了投影機市場環境。

會議現場
現階段,有關投影機產品測量有三種標準參照:ANSI(美國國家標準協會標準)、ISO(以日本辦公機械與信息系統產業協會(JBMIA)有關投影機性能測定方法為基礎的國際投影機標準)和《電子投影機測量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行業標準SJ/T11346-2006》),其中《電子投影機測量方法》是信息產業部在2006年3月29日頒布實施的。中國市場銷售的投影機產品日本品牌占據90%以上份額,這些產品主要參照ISO測量標準,其他一些歐美品牌參照ANSI測量標準,由于不同的測試方法會導致測試結果的差異,最終產品指標的標注也會不統一,正是缺乏統一的規范監督,導致投影機產品指標虛標現象的盛行。

與會領導進行投影測試相關討論
2007年4月-6月份,中國電子商會聯合信息產業部電子第四研究所,參照《電子投影機測量方法》,對中國市場上索尼、愛普生、聯想、東芝、日立、佳能、長虹等17個品牌,LCD、DLP、LCOS三種類型,近40款主流投影機產品進行了公開、公平的摸底測試。其中,LCD投影機的指標按照《液晶前投影機通用規范-S/JT11340-2006》進行比較,而DLP、LCOS的通用規范標準正在制定中,測試的結果將為標準制定提供一定的技術依據。總體來看,除清晰度指標以外,其他各項指標均存在一定問題:
光輸出指標檢測值與標稱值差距基本在20%以內,符合標準規定,只有少數企業產品光輸出低于標稱值50%;
由于檢測方法的不同,投影機產品對比度檢測值與企業標稱值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尤其DLP投影機最為明顯。LCD投影機對比度企業標稱值一般在400:1~600:1之間,實際檢測值一般只在100:1~300:1之間,其中63.6%可達到標準要求的150:1以上;DLP投影機對比度標稱2000:1~2500:1,實際檢測值一般在100:1~500:1之間,其中88.9%能達到150:1以上。企業的標稱值大多遵循ISO21118標準,在全黑全白模式下測試得出通斷比數據,而并不是我國標準中規定的對比度數據。但一般情況下用戶幾乎不會在全黑全白狀態下使用投影機,此次測試依據《電子投影機測量方法》中規定的4黑1白法,在用戶正常使用的模式下測試投影機的對比度。相對比而言,《電子投影機測量方法》測試方法更加趨于合理性。
投影機產品整機消耗功率測試結果比較理想,所有測試產品中僅有一款消耗功率檢測值大于標稱值。但是在待機消耗功率方面,整體情況不盡人意,70%的產品待機消耗功率大于5瓦。另外,從檢測結果來看,工作噪聲也存在較大問題,在所有檢測的產品中有55%的產品工作噪聲要大于36db(A)。
現階段的投影機產品在色彩表現方面普遍不太理想,照度均勻性能達到80%以上、色域覆蓋率在32%以上的產品只占所有測試產品的25%,索尼、聯想、愛普生投影機產品在這兩項指標上表現優秀,但有個別產品表現較差,其中一款產品照度均勻性檢測值比標稱值低20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檢測中還發現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部分投影機制造商產品說明書參數標稱不全。產品說明書中很難找到一些基本的產品參數的標稱值,包括整機消耗功率、待機消耗功率等基本的參數指標,甚至包括光輸出、對比度。由于產品說明書上連最基本的產品參數指標都沒有,普通的消費者或商業使用若要購買這類產品只能從相關數碼、IT網站上查看產品的具體參數,但是目前部分相關網站的上參數標稱存在很大的“水分”,消費者購買后根本無法辨別產品的是否存在虛標,這也大大增加了普通消費者上當受騙的幾率。
與會專家指出,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投影機,就應該按照中國的標準進行標注。但相關行業標準的推廣,要得到廣大投影機制造企業的認可還需要一定時間,標準與市場之間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互相融合。此次“中國市場投影機產品性能評測”首先是一次大規模行業摸底測試,旨在促進市場健康發展,明確、規范統一產品標識,其次也是一次對市場上主流投影機產品數據參數的收集,通過產品數據的與行業標準互相對比,發現標準自身不合理之處,為日后標準的修訂、推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國內投影機市場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產品技術的不斷成熟與創新,產品的應用性、操作性也越發簡便,投影機已經逐漸變成了教育、商務必備,甚至將觸角伸向普通家庭使用。同時伴隨相關標準的逐步完善與推廣,以及產品性能參數指標的統一規范,將帶動整個行業朝著健康和諧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