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滾滾的熱浪,我們度過了2007年的五一勞動節,在這個長假之中液晶電視市場又經受了一次降價風潮的洗禮。在一輪價格調整之后,節后的市場格局趨向平穩。但是小編在走訪市場的過程中卻發現,很多產品在節后出現了缺貨的現象。
突如其來的熱浪煽動者人們的消費激情
綜合來看,缺貨主要是由于節日期間的銷售高峰所致。在人們狂熱的消費激情過后,我們可以通過市場上各個品牌產品的供貨情況,最直觀地了解到現在的消費者趨向于購買哪幾種類型的平板電視,因此也引出了我們今天要和大家談論的話題——消費者會關注什么樣的平板電視。
扎堆消費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節后,網上出現了部分銷售商的產品銷量排行,我們姑且不說這些數據的可靠性如何,因為具體的細節排名是次要問題,而總體上的消費分布才是能夠反映出消費者消費趨勢的數據。在下文中,小編將結合在節后市場中的所見所聞和一些公開的數據,來和您一起聊一聊由節日平板電視的銷售情況所反映出老百姓對平板電視的選購趨勢,希望能夠對那些將要購買平板電視的朋友有所幫助。
●
相信很多消費者在購買平板電視時都會為價位的問題而撓頭,這個問題不但出現在很多入門級的用戶中,而且還會出現在很多主流消費者當中,尤其是那些產品線豐富的價位,在尺寸和配置上的繁多種類非常容易讓人不知所措。通過小編對賣場的走訪并結合網上公布的數據,我們發現5000~6000元和8000~10000元是當今市場中最熱的兩個價格段。
銷量排在前十的平板電視中5000~6000和8000~10000元的產品占據了半壁江山
在5000~6000元價位的產品中,以入門級別的32英寸液晶電視的銷量最高。在網上已經公布的銷量排名前十的產品中,售價在這一范疇之內的產品占到了30%,而排名前二十的產品中這一價位的產品也占到了20%的份額。從市場上的缺貨情況來看,這一價位的平板電視占到缺貨產品的6成。可見在節日期間這一價位產品的銷售情況。
而在主流市場,8000~10000元的平板電視成為了絕對的主流產品。已知的公開數據表明,五一銷量排在前十的產品中這一價位的平板電視占到了20%,而在銷量排名前二十名的平板電視中這一價位的產品占到了30%。從市場上的缺貨情況來看,這一價位的產品占到節后缺貨產品的4成。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到,8000~10000元的價位是主流用戶的基本選擇。
8000元價位上42英寸的產品居多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入門級的消費群體和主流尺寸消費群體是平板電視市場的消費主體。這部分消費者為市場提供了強勁的購買力,5千和9千也因此成為了市場中的黃金價位,成為了絕大部分消費者的價格首選。
●
黃金價格形成的最主要原因還是由這一價位的產品所決定的,因為這個價位的產品對消費者有吸引力,所以這一價位的平板電視才能受到大家的追捧。決定價位的因素有很多,而尺寸因素是影響平板電視價格的關鍵,那么節日市場上那些尺寸的平板電視最熱銷呢?
40~42英寸的平板電視占據著熱銷產品中的半壁江山
最熱的產品當屬40~42英寸級別的平板電視,在節后公布的銷售量排名中,前十位的產品中有50%是這個尺寸的產品。而從市場的貨源上看,由于這一規格的電視出貨量比較大,所以節后缺貨的情況并不多見。但是從很多外資品牌的情況來看,這一尺寸的產品缺貨的情況還是比較明顯的,像索尼的主流以及入門級40英寸產品和飛利浦的入門級42英寸液晶電視就存在缺貨的情況,可見這一尺寸的平板電視在節日期間的銷量是多么驚人。
40~42英寸產品成為了市場中的絕對主流
此外32英寸液晶電視也很受普通的家庭用戶所青睞,從已經公布的五一銷量情況來看,32英寸的液晶電視占據著市場份額的30%左右。同時由于備貨不足,絕大多數合資品牌的液晶電視在節后都出現了32英寸產品斷貨的情況,占到了節后缺貨產品比例的一半以上。
中高端32英寸產品也并不乏人問津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很多工薪家庭開始了對家中老電視的淘汰,而由于居住條件和資金方面的限制,32英寸的液晶電視成為這類用戶的首選。而對主流用戶而言,40~42英寸的產品價格在價格和性能上達到了很好的平衡,成為主要的消費目標已經成為事實。相比之下37英寸的平板電視所處的位置則比較尷尬,在節日期間只有少量的型號因為性價比突出而熱銷,從整體上來看這一尺寸的液晶電視正處于高不成低不就的中間位置。
●
上面我們提到了五一期間平板電視的熱銷尺寸和黃金價位,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簡單,這就是經常會在我們耳邊出現的聲音——降價。在節日期間商品打折降價是很普遍的情況,但對于平板電視而言降幅對于人們選購商品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就拿我們上邊提到的產品來說吧,32英寸液晶電視的普遍降價幅度都在千元左右,與其5000元左右的售價相比,其降價的幅度在20%左右。對于價格不是很高的小尺寸液晶電視而言這一降幅非常誘人的,而且很多品質和性能都很出眾的產品也因此突破了很多消費者的心里底線,很多人也因此掏了腰包。
32英寸的液晶電視的降價額度多在1000元左右
于小尺寸的產品相比,大尺寸的平板電視的整體降價額度就要大很多,很多40英寸級別的電視至少降價1千,而在實際成交的過程中降價額度基本都達到了2千左右。與之8000至9000元的售價相比,這一降價額度基本上也達到了2成的比例,這與小尺寸平板電視在降幅上的水平是相一致的,達到了20%左右。
主流尺寸產品的降價額度多在2000元左右
除我們上面提到的尺寸外,大尺寸旗艦級別的平板電視的降價額度要更高,但從整體的降價幅度來看基本上也維持在20%的總體水平。然而就是這20%左右的價格調整,使得很多節前超出消費者預算的產品在價格上與大家更加的親近,而在市場中降幅越接近這個水平越能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關注。
●
由降幅所帶來的不單是人們對平板電視在選購尺寸上的變化,消費者對于品牌的選擇也產生了一定的改變。由各大媒體節后的報道我們可以發現,今年的“黃金周”是合資品牌平板電視占主導,而“洋貨”也因此超過了國貨的銷量,消費者更加傾向購買一些更加本土化的合資品牌液晶電視。
在今年五一,合資品牌打了一個漂亮仗
從節日期間的銷量統計來看,在節日銷量排名前十的平板電視中,合資品牌的產品占到了70%。在銷量排名前二十的平板電視中,合資品牌的平板電視仍然占到了70%。而國產品牌在銷量排名前二十的產品中只占到了30%,對于熱銷的產品而言國產品牌還是處于劣勢地位。
國產品牌電視稍顯疲軟
從細節上看外資品牌平板電視的熱銷型號多集中在三星、索尼、夏普等龍頭企業的產品,而國產品牌的產品在銷量上看還比較分散,如果以熱銷單品做排行國產品牌是不及合資品牌的。但從整體上來看“國貨”與“洋貨”在銷量上的差距并不算大,合資品牌只是小幅領先于國產電視。
合資品牌電視以價格為主要的進攻手段
今年的五一“黃金周”,是合資品牌產品首次以價格優勢沖擊國產電視行動。這一舉動整體上促進了合資彩電的銷量上漲,這在歷年的消費旺季中并不多見。其中,很多針對中低端市場的合資品牌彩電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這從節后斷貨的產品情況中可以很明顯的表現出來,這類的電視大多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
說到平板電視我們就不得不提及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的銷售狀況,在今年的五一期間等離子的降價幅度并不是很明顯,節前所具有的價格優勢蕩然無存。在年初很多廠商和消費者都對等離子的市場前景表示看好,但通過這次消費旺季的市場反應來看,等離子電視要想打一個翻身仗還需要走很長的路。
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所占市場比例
首先從產品的更替上看,等離子電視在五一期間就沒有太大的動作。相比之下,液晶電視的新品層出不窮,而等離子電視在技術和產品上的更新則要緩慢得多。而國外已經上市的Full HD解析度等離子電視在國內也沒有上市的跡象,國內的有些彩電廠商干脆放棄了對等離子電視的開發。
等離子在市場占有率上明顯弱與液晶電視
從各商家的供貨情況來看,很多品牌的老產品都已經開始了退市的動作,基本上屬于賣一臺少一臺的情況。而且,在所有沒有退市的產品中沒有出現一款等離子電視因為熱銷而斷貨的情況,而這種現象在銷售旺季的液晶電視當中卻經常出現。
國貨等離子更是少之又少
從整體的市場比例上看,等離子電視基本只占到了整體市場銷量的10%,這還是比較樂觀的情況。雖然等離子電視最近的銷量有所抬頭,但在和液晶電視在市場份額的爭奪上仍然處于劣勢,我們所期待的等離子電視大幅增長的情況并沒有在這次的銷售旺季中出現。
●
有很多人都會認為等離子電視無法在競爭中戰勝液晶電視是因為屏幕的分辨率水品不高,但從節后公開的統計數據表明,節日期間熱銷的產品中非全高清的液晶電視占到了80%以上。從這個現象來看,全高清雖然是今后平板電視發展的方向,但卻并不是決定人們購買決策的主要因素。
非全高清產品憑借價格優勢在排名前十的熱銷產品中占據絕對地位
從統計數據上看,今年五一熱銷的平板電視中,排在前十位的產品有90%都不是全高清的平板電視。而從排在前二十位的熱銷產品來看,有80%都不是全高清的平板電視。而在熱銷的產品中,全高清的液晶電視多半是高端產品,而入門級以及主流尺寸的全高清液晶電視出現的幾率則較小。
全高清并不能吸引所有人的眼球
前面我們也說道,很多合資品牌的彩電在節日期間也出現了銷量的大幅度上漲,這與其非全高清液晶電視的價格下調是有直接關系的,這部分產品更加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在節后市場中出現斷貨情況比較多的產品中,這類產品占了其中的絕大部分比例。
價格便宜才是“王道”
非全高清液晶電視的熱銷比較出乎小編的意料,這從側面反映出了一個事實,即我們的消費者變得更加成熟,他們在選購電視時在品牌、價格、品質和性能指標方面能夠進行合理的權衡,而盲目以配置指標決定購買的情況有所減少,更多的消費者開始根據自己的實際消費情況進行彩電的選購。
● MVA面板占據主力,國貨得到普遍認可
與人們不再盲目追求分辨率的情況比較類似的是,人們對于平板電視所用的面板來源看待得也更加客觀,這從采用非原廠面板的合資品牌電視的熱銷中就能夠看得出來。今年五一期間合資品牌平板電視的價格能夠大幅度下調,也要歸功于以部分采用我國臺灣省生產面板的產品。
MVA是我國市場中的絕對主力
從總體的銷量上來看,產自我國臺灣省的MVA類面板仍然是我國市場中銷量最大的產品。在大尺寸全高清的液晶電視中,國產品牌的銷量非常好,低廉的價格為這類產品贏得了市場。而在入門級的平板電視中,采用MVA面板的產品更是以平易近人的價格贏得了普通家庭用戶的青睞。這兩部分產品所占市場銷量的比率基本上達到了30%,同時也是消費者關注度較高的產品。
產能與價格優勢成就了MVA面板
在我們上邊提到的熱銷合資平板電視中,有很多產品也采取了本土化策略,使用對外采購的面板和本土組裝的方式使得這類產品的整體成本更具有優勢。據我們的統計,這類產品約占熱銷合資品牌的50%,總體上計算一下,這類產品要占到平板電視市場銷量的20%左右。
日韓企業更著力于大尺寸屏幕的開發
綜合分析采用MVA面板平板電視的銷量基本上要占到整體市場銷量的50%。而在我國市場上,采用IPS面板平板電視的比率要比采用PVA面板的產品高,從整體比重上看采用進口面板的國產彩電的銷量要占到市場銷量的30%,而其中采用IPS面板的產品能夠達到60%,而合資品牌的產品中采用IPS面板的彩電基本上也是占到60%左右。進而我們可以得出,采用IPS面板的液晶電視基本能夠占到整個市場銷量的30%,而采用PVA面板的產品基本能夠占到20%。
編輯點評:從上面談到的市場情況我們可以看出,我國消費者的消費水平正在不斷的提高,這從熱賣產品的種類以及價格分布上可以明顯的表現出來。5000~6000元以及8000~10000元的合資品牌產品占據著市場中的主力位置,采用MVA面板的液晶電視也能夠被多數消費者所接受,人們對Full HD的看法也更加的客觀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