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天生具有作為大屏幕數字顯示終端的條件,而大屏領域里的液晶、背投顯示技術目前還無法企及!北M管等離子電視在與液晶電視的市場爭奪戰中一路潰敗,信產部電視電聲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劉全恩從彩電技術的角度,還是為等離子電視投上了支持的一票。
根據信產部公布的我國彩電業第一季度的統計數據,等離子電視今年一季度產量為11萬臺,而去年同期為16萬臺。同比下滑31.25%。2005年,液晶和等離子電視銷售比是7:3,去年變成8:2;2007年等離子電視失守加劇,僅剩15%的份額,在“五一”黃金周時液晶和等離子電視市場銷量比更被改寫為9:1。一時間“等離子電視將退出市場”的說法甚囂塵上。
然而專家依然力挺等離子電視。在前天舉辦的2007年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發展論壇上,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趙新華還從等離子電視比液晶電視更健康、更護眼的角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副主任陸刃波從今年第一季度50英寸等離子電視銷售同比增長160%的統計數據為由,紛紛對等離子電視進行了肯定。專家認為,今年內等離子電視仍有進一步降價的空間,而2008年奧運會將使大屏幕電視需求提速,帶來新的商機,將有助等離子擺脫目前“液晶獨大”的狀況。
不過有關專家在論壇上也表示,中國等離子市場的發展還需要合力推動。等離子與液晶電視在世界市場上平分秋色,兩種技術各具特點,分別占據不同領域。但在中國市場,由于需求結構、上游資源等方面的原因,眾多企業放棄等離子而涌向液晶,形成液晶電視市場高份額態勢。雖然目前中國電視市場大尺寸平板電視需求增長迅速,等離子電視發展前景廣闊,但面對液晶大尺寸電視的強勁攻勢,等離子電視市場的開拓需要等離子屏及整機制造廠商的共同推動。
“長虹今年4月以20億巨資打造了中國首家等離子屏生產基地,這表明中國政府十分看好等離子電視。”松下電器(中國)家電銷售公司視聽數碼營銷公司總經理繁實建史表示,松下將一如既往地押寶等離子電視。今年松下將會推出“32英寸以上尺寸的產品全部采用等離子技術”的戰略部署,將重點推出58英寸、65英寸等更大屏幕的等離子電視,利用等離子電視在50英寸以上有競爭力的優勢,以搶占液晶電視市場份額。他透露,松下與日本富士公司共同攜手投資的第五條等離子屏生產線正在建設之中,預計投產后等離子產能翻一番。“產能擴大了,生產成本一定會降下來,價格降下來的等離子電視會有更大的市場空間!
日前,松下、長虹、日立、LG、先鋒已齊聚北京,共商對策,提出要抱團建成“中國等離子產業集群”,以抵擋來自液晶電視的市場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