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消費者對等離子電視的認知存在一定的偏見”,日前,在中國視像行業協會的“等離子真實視覺體驗發布會”上,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等離子專業委員會會長滕光勝指出,為了改變這種偏見,長虹、松下、LG、三星等企業共聚一堂,宣布從4月開始在全國范圍內舉行“高清等離子電視體驗月”。“我們不是要攻擊液晶,而是要消除誤解——等離子不是‘昨日黃花’,要讓市場回歸理性”,與會有關等離子企業強調。
在近日舉行的2007年電子信息產業政策通報會上,重點發展42英寸以上的等離子顯示屏,以5代以上TFT-LCD屏為重點,加快平板顯示器件新品研發及產業化成為一指導性思路。這表明,我國在等離子、液晶等技術上已決心迎頭趕上,等離子陣營將迎來一輪新的發展機會。
國家確立“兩腿走路”
記者獲悉,在信產部2007年電子信息產業政策通報會確立了平板發展新策略后,重點發展42英寸以上的等離子顯示屏,以5代以上TFT-LCD屏為重點,加快平板顯示器件新品研發及產業化,積極組織OLED/PLED、FED器件和模塊的基礎技術研發,掌握部分關鍵技術已經成為我國平板行業發展的指導思路。
這表明,我國在等離子、液晶等技術上已經決心迎頭趕上,信產部電子信息產品司副司長陳英表示,2007年,信產部將結合產業化專項和各地平板顯示建設項目的實施,以5代以上TFT-LCD屏、玻璃、LED背光源和大尺寸PDP屏為重點,加快平板顯示器件新品研發及產業化。
據悉,在重點發展42英寸以上等離子顯示屏在液晶(PDP)顯示器件方面,總體思路是:技術引進和自主開發相結合,重點發展42英寸以上PDP顯示屏、驅動電路及模塊,掌握規模量產技術;建設PDP顯示屏及模塊生產線,鼓勵引導設備和專用材料的產業化。
由于我國在等離子、液晶等新型平板電視技術到來之際準備不足,此次,信產部尤其提到要加強新一代顯示器件技術的研發。信產部同時表示,要積極組織OLED/PLED、FED器件和模塊的基礎技術研發,掌握部分關鍵技術,為產業化奠定基礎,將積極跟蹤SED、LCOS、DLP等顯示器件的發展。有業內人士認為,新國策把等離子提升到了相當重要的位置,這意味著等離子陣營取得重大勝利,迎來新一輪發展機會。
呼吁行業回歸理性
去年,在平板行業的機會選擇上,國內大部分企業將液晶作為未來的戰略產品,勢單力薄的等離子一直頗受擠壓,但去年以來,由于液晶行業的利潤薄弱,隨著長虹等國內企業宣布進軍等離子上游,等離子的力量開始增強。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劉全恩認為,目前國內有40多家企業、200多個型號的PDP、LCD電視,他預測,今年仍舊是CRT、LCD、PDP多元發展的一年,但由于LCD、PDP在我國的發展過程中,基本上代表了不同的利益群體,競爭異常激烈,生產企業的夸大宣傳和媒體的過度炒作,使得平板市場圍繞液晶等離子的爭斗始終不平息。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郝亞斌認為,等離子專業委員會自去年9月20日成立半年來,在促進產業鏈協作、協調產業政策、加強宣傳推廣等方面都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我們認為,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各有技術優勢,在市場上都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滕光勝認為,聯合等離子企業首次與媒體進行溝通,希望行業回歸一個理性的競爭,讓市場回歸理性。
等離子陣營奮起直追
值得注意的是,等離子陣營也正在集體發力。長虹投入巨資建設國內首條等離子生產線,松下、日立、LG、三星SDI等廠商在今年初就已開始量產42英寸高清等離子面板,而且1920×1080分辨率的全高清等離子電視已經面世。專家認為,高清等離子電視在靜態清晰度得到大幅提升的情況下,動態清晰度優勢又得到凸顯,這將有利于該產品在高清電視市場的競爭。種種利好消息都表明,等離子電視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劉全恩透露,包括日立、松下、長虹、海信等公司,為了提高PDP的圖像質量,增加彩色的還原能力,開始采用多種自動調節功能和自動保護功能新技術,克服PDP灼傷和燒傷屏幕的固有缺陷問題,同時,等離子廠家也采用了新技術、新工藝解決PDP消耗功率高的問題,42英寸的PDP電視機的功耗從400多W降低為200多W,按照規劃,PDP生產企業下一步把發光效率提高到5lm/W,42英寸的PDP電視機的功耗可降到100W以下。
■鏈接
等離子與液晶比拼優勢
液晶電視色彩普遍鮮艷飽和,它顯示的陽光,藍天等更加漂亮,但其畫面質感略遜色。等離子電視恰巧與之互補,其對比度高層次感強,夜景和暗部表現生動。
目前市場上出現高分辨率的等離子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不足之處。而液晶響應速度較慢,在播放諸如球類比賽的動態影像易出現“拖影現象”,長時間觀看會有暈眩感,適合表現靜態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