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全球等離子市場出現不同呈度的萎縮局面時,業內幾家固守這一市場的廠商似乎并沒有退縮,07年初,松下曾宣布,將投入24億美元巨資興建一座全球規模最大的等離子面板工廠,這座新工廠位于日本西部,將在明年夏天竣工投產,在經過逐步提升之后,未來的產能是每年1000塊等離子顯示屏。
而作為力挺等離子電視另一家實力廠商日立,近日也開始仿效松下,正式開始擴張海外電視市場,有消息稱,日立將斥資2500萬美金用以擴大平板電視的海外生產業務。該公司計劃于4月起,開始在馬來西亞生產等離子電視,針對澳洲與東南亞市場,每年出貨15萬臺。今年夏季則計劃斥資約80億日元在捷克生產平面電視,每月產量約8萬臺在當地量產等離子與液晶電視,供應歐洲市場。
三星也同時加大了對于SDI公司等離子面板的購買力,三星電子在3月第一周等離子電視的市場占有率達到32%,甚至超過了松下的26.1%,第二周領先優勢繼續擴大,三星微幅升至32.1%,而松下下滑到了25.7%。
早在去年10月,長虹以現金方式注資14.4億元,將其與彩虹合營的公司——北京世紀雙虹顯示器公司的注資資本提升為18億元。而雙方合建的等離子屏生產線已經在四川綿陽破土動工,總投資額達8億美元,前期投資3億美元。按照計劃,該生產線將在2008年3月正式竣工投產,量產后將達到年產200萬塊等離子屏的生產能力。
“其實等離子和液晶各有所取,液晶適合于顯示清晰的靜態圖像,但等離子在播放高速移動的畫面,如體育賽事的轉播或動作類電影等方面的優勢是液晶不可比擬的,這方面肯定會有一部分的消費群體,而且,這樣標準的出臺或多或少還是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取向的,其實等離子現在最大的失誤還是市場定位以及價格方面的暨需調整,相信隨著廠商對這一市場力度的加強,再加上市場的運作調整之后,等離子還是會開辟出一份屬于自己的市場。”另一位長期關注等離子市場的業內人士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